記得前幾年剛出社會時,辦了第一張信用卡,興奮地刷了幾筆,結果月底帳單來,才發現年費、利息加起來多付了五千多塊,整個月薪水差點泡湯。從那時起,我開始像偵探一樣研究各種信用卡手續費,跑遍銀行櫃檯、翻遍合約條款,甚至跟理專聊天套話,現在終於摸出些門道。信用卡不是洪水猛獸,但手續費這東西,一不小心就從口袋偷錢,今天來聊聊怎麼避開這些坑,還能反過來省錢。
先說說常見的手續費類型吧,這不是教科書清單,而是我親身踩過的雷。年費最常見,很多銀行第一年免年費,第二年就默默扣個兩三千,像台新銀行的某張卡,刷不夠額度就自動收費,我朋友去年就被陰了。循環利息更可怕,如果你只還最低金額,利息滾起來像雪球,利率可能高達15%,假設欠十萬塊,一個月多付一千五不是夢。滯納金也別小看,遲還一天就罰三百,累積起來夠吃頓大餐。預借現金費則是隱形殺手,臨時缺錢從ATM領,手續費加利息可能飆到10%以上,海外交易費更狠,刷國外網站或旅遊,多收1.5%到3%,等於白花錢。這些費用加總,一年輕鬆破萬,但你知道嗎?八成的人根本沒仔細看合約。
省錢技巧不是啥高深理論,而是生活小智慧。第一步,選對卡就贏一半。我現在只用免年費卡,像中國信託的LINE Pay卡,刷幾次就免年費,或者台新銀行的FlyGo卡,海外消費回饋高,直接抵掉手續費。辦卡前,我一定上銀行官網比條款,或直接打電話問客服:「如果我不刷了,年費能免嗎?」多問一句,省幾千塊。第二步,還錢要快狠準。設定自動扣款全額還款,避免利息陷阱,我手機設提醒,帳單來三天內搞定,這習慣讓我五年沒付過一毛利息。萬一真的手頭緊,先跟銀行談分期,利率可能降到5%以下,別傻傻付高利。第三步,活用銀行優惠,像國泰世華的卡常有現金回饋活動,海外刷免手續費加碼,我去年去日本,靠這省了兩千多。關鍵是養成習慣:每月檢視帳單,刷得聰明,別讓手續費啃光你的薪水。
銀行比較這塊,我花最多時間研究,跑過十幾家,結論是沒有完美銀行,只有適合你的。台新銀行手續費中等,年費門檻低,但循環利息偏高,適合常國內消費的人;中國信託免年費卡多,像商旅卡刷機票就免,但預借現金費貴,臨時用錢要避開;國泰世華海外交易費最低,常出國的首選,不過年費規則較硬,刷不夠就收錢;玉山銀行則是滯納金寬鬆,遲還幾天可能不罰,適合健忘族。我的經驗是,別只看廣告,親自比較合約細節。比如,我現在主力用國泰卡海外刷,搭配中國信託日常消費,一年省了上萬塊手續費。記住,銀行不是慈善機構,他們靠手續費賺錢,我們得當精明消費者。
總之,信用卡用得好是利器,用不好是負債。花點時間了解手續費,調整習慣,省下的錢夠你投資或小旅行。下次辦卡前,先問自己:這張卡真適合我嗎?別讓隱藏費用偷走你的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