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收到信用卡帳單,我都會先瞄一眼那些密密麻麻的優惠條款,心裡盤算著怎麼從日常開銷中擠出更多回饋。這不是什麼高深學問,而是累積多年經驗後的直覺反應。就像上個月,光靠繳水電費和手機費,我就省下近千元台幣,連老婆都笑說我快成「省錢達人」了。但說實話,信用卡世界陷阱多,選錯卡或刷過頭,反被循環利息啃光老本,那才叫得不償失。
談到必辦推薦,我個人首推台新銀行的@GoGo卡。這張卡在網購和行動支付的回饋率高達6%,綁定LINE Pay繳費超方便,每月自動扣款水電費還能再賺點數。去年底我換新手機,靠它分期零利率,省下三千多塊。另一張是國泰世華的KOKO COMBO icash卡,專攻超商和交通消費,像全家繳費滿額就送5%回饋,搭捷運或YouBike也有折扣。但別一窩蜂跟風,得看你的消費習慣——如果常跑百貨公司,富邦J卡海外消費3%無上限更划算,尤其日本旅遊時匯差加回饋,等於打八折。
省錢技巧的核心在「策略組合」,不是辦越多卡越好。我的原則是:一張主力卡配一張備用卡。主力卡專攻高回饋類別,像用@GoGo卡繳網路費;備用卡則應付突發開銷,例如玉山Pi卡在PChome買家電有額外點數。關鍵是「綁定自動扣繳」,水電瓦斯全設定好,避免漏繳罰款。另外,銀行常推短期活動,像中信LINE Pay卡最近有繳稅季加碼,滿萬回饋500元,我早設定提醒搶名額。但切記,回饋再高也別忽略年費門檻——有些卡首年免年費,次年消費未達標反虧錢,得算清CP值。
更深一層的省錢心法,是「信用管理」的藝術。很多人狂辦卡衝回饋,卻忘了檢視信用報告,結果聯徵分數掉光,連房貸都申請不到。我每月固定檢視帳單,設定消費上限(不超過月薪30%),並用APP追蹤回饋入帳。萬一遇到爭議款,像上回電信費被多扣,立刻打電話申訴,銀行通常會退錢。最後提醒:優惠再誘人,也別為點數而衝動消費。真正的省錢是讓卡為你工作,而不是你被卡綁架。
評論:
請問如果信用分數不高,辦這些高回饋卡會被拒嗎?有沒有推薦適合新手的入門卡?
分享我的經驗:用國泰KOKO卡繳超商費用真的省很多,但要注意活動期限,上次沒看清楚就少拿回饋了。
自動扣繳設定會不會有風險?例如銀行系統出錯多扣款,該怎麼預防?
海外消費推薦富邦J卡很實用,但匯率手續費怎麼算才不會吃虧?求詳細教學!
感謝指南!馬上辦了台新@GoGo卡,期待下個月帳單的驚喜回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