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小陳拿著薪資證明衝進辦公室,額頭冒汗的樣子還真嚇我一跳。原來他申請房貸卡在最後一關,銀行要他補三個月薪轉紀錄,偏偏公司薪資是發現金的。「早說嘛!我開給你就好。」我從抽屜抽出蓋好大小章的薪資證明範本,五分鐘解決他的燃眉之急。這才發現,原來好多上班族根本不知道——薪資證明書根本不是什麼神秘文件,它就像你抽屜裡的發票存根,該用時隨手就能變出來。
講到薪資證明,多數人只想到銀行貸款。但其實它的觸角比你想得更深:辦信用卡遇到嚴格審核時、租屋碰上房東要求財力擔保時,甚至離職後申請失業給付,勞保局都可能要你出示這張紙。我有個朋友更絕,去年申請日本打工度假簽證,承辦人員看著他帳戶裡突然湧進的六十萬存款皺眉頭,他立刻補上年度薪資證明加獎金明細,馬上化解「可疑資金」的誤會。
很多人以為薪資證明非得會計部門才能開,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元素,你自己用Word都能做。最基本款要包含:公司抬頭與統一編號、你的姓名和身分證字號、開立日期、涵蓋期間(例如2024年1月至6月)、明細欄位(本薪/獎金/加給分開列)、總金額大字標示。重點來了!記得留「此證明僅供○○使用」的備註欄,避免被拿去亂用。最後壓上公司大小章,效力就等同公文書。
看過最離譜的案例是某公司人資直接寫「月薪六萬元」,結果員工申請房貸被打槍。為什麼?銀行抓到他勞保投保薪資才報45800元,金流根本對不起來。魔鬼藏在細節裡:你的加班費算進去了嗎?伙食津貼2400元依法免稅,但銀行認列收入時會加回去算嗎?還有那種把全勤獎金寫進本薪的,年底報稅多繳好幾千。真正專業的薪資證明該像解構樂高,每塊收入來源清清楚楚拆開擺放。
最近幫新創公司設計薪資證明範本時,我堅持加上兩行備註:「2023年度非固定獎金共計3筆,總額新台幣84,500元整」與「伙食津貼每月新台幣2,400元依稅法免列入薪資所得」。結果員工申請信用卡時,銀行直接採計(本薪45,000+伙食2,400)x13個月計算年收,額度多給15萬。數字會說話,但你要幫它配上翻譯蒟蒻。
附上我調整過數十版的薪資證明書範本下載(點擊藍字存PDF),特別用淡灰色標出備註欄位提醒你修改。重要提醒:千萬別傻傻寫「實際金額以合約為主」,銀行承辦看到這種打模糊仗的語句,八成會叫你補勞動契約。該寫死的數字就大方寫上去,像業務獎金浮動的話,加註「季度獎金依業績核算」反而更顯真實。
最後送個冷知識:勞基法第23條明定雇主有義務提供薪資明細,但「薪資證明」其實是延伸服務。下次開口別再說「可以幫我開收入證明嗎?」試著說:「麻煩協助開立2024年1-6月薪資總額證明,要註明伙食津貼與加班費分項,申請貸款用。」專業度瞬間飆升,人資還會默默敬佩你是內行人。
評論:
範本連結點下去是空白頁耶?還是要按右鍵另存新檔?
公司堅持不在證明書寫加班費金額怎麼辦?只寫「已含法定加班費」這樣銀行會認嗎?
離職後還能回頭跟舊公司要薪資證明嗎?有沒有時效限制?
我是領日薪的外勞,雇主開的證明只有總額沒寫明細,申請展延簽證被退件了
看到備註欄寫法馬上驚醒!以前人資都直接寫「年薪60萬」,原來獎金比例沒拆開會影響貸款成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