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幾年前,我在新加坡的公寓裡,第一次請傭人幫忙照顧孩子,結果選了個經驗不足的阿姨,整天手忙腳亂,家裡亂成一團,那時我才意識到,挑對傭人有多重要。
後來跑遍東南亞和中東,從馬尼拉到杜拜,幫朋友和自己選過十幾個傭人,慢慢摸出些門道,高效不是靠運氣,而是從需求定義開始,你得先坐下來,寫清楚家裡需要什麼,比如是打掃、煮飯還是顧小孩,細節越具體越好,像我家現在固定要會做中餐的,省得天天吃外賣。
找來源時,我偏好口碑推薦,鄰居或同事用過的傭人中介,比網上廣告可靠多了,杜拜那次就是朋友介紹的小型機構,他們篩選嚴格,省了我大半時間,但萬一沒門路,就上當地論壇或Facebook群組,看真實評價,別光看五星好評,重點是抱怨內容,像有人提到傭人常遲到,那可能管理有問題。
面試環節最關鍵,我習慣約在咖啡廳,避開家裡隱私,問些生活化問題,比如「上個工作為什麼離職」或「遇到孩子哭鬧怎麼處理」,觀察反應是否自然,有次在吉隆坡,一個應徵者講話閃爍,事後查證才發現她隱瞞了前雇主的投訴,這種直覺救了我。
背景檢查不能省,尤其在法律嚴的國家,像台灣要求良民證,我會多花點錢請中介跑流程,確認沒犯罪記錄,健康報告也要看,避免傳染病風險,但更深層是信任建立,試用期頭兩週,我讓傭人從簡單任務開始,邊做邊教,一發現不合就溝通,別拖到問題爆發。
合約細節常被忽略,薪水、休假、工作時數白紙黑字寫清,中東經驗告訴我,加上「緊急聯絡方式」條款,萬一有事能快速處理,文化適應也很重要,語言不通就準備簡單手冊,用圖示教家電操作,減少誤會。
總的來說,高效選傭人靠的是耐心和實戰經驗,別急著定案,多比較幾個人選,把過程當成投資,畢竟他們要進你家生活,關係到日常安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