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著傘站在深圳北站的月台,雨絲斜打在行李箱上發出細密的聲響。手機突然震動,螢幕跳出來自台北老友的訊息:「下週飛上海常駐,推薦哪張信用卡救急?」我啞然失笑,想起五年前自己拖著兩個29吋行李箱,站在浦東機場ATM前掏遍錢包湊不到押金的狼狽模樣。這幾年陪過十幾位台幹辦卡,才懂那些銀行櫃員不會明說的潛規則。
內地辦卡最怕證件出包。台胞證自然不用說,但住址證明才是暗坎。去年幫陳經理辦卡,他得意亮出陸籍女友的房產證複印件,結果櫃員輕飄飄一句「需提供同居證明」讓他當場石化。後來我學乖了,帶著水電煤帳單原件加租賃合同,還多印了兩份在隨身碟——某次分行影印機故障,隔壁申請的大叔急得滿頭汗的模樣至今難忘。
說到銀行選擇,國有四大行像嚴謹的老教授,審核慢但額度大方。記得李副總的建行龍卡批了十萬人民幣額度,讓他能爽快付掉蘇州廠房的設備定金。不過當他急著綁定支付寶時,客服電話轉了三層才接通。若是常叫外賣打車,招行或平安這種股份制銀行更靈活,App裡點幾下就能領到星巴克買一送一券。但額度嘛⋯⋯王小姐的招行卡初始額度八千,有次請客戶吃新榮記差點刷爆。
優惠戰場才是真廝殺。去年雙十一我拿著中信銀行卡在淘寶血拼,滿減疊加銀行活動,原價兩千三的咖啡機實付九百。但同事老林就栽了跟頭,他辦了張主打海外消費的浦發卡,結果在曼谷刷了兩萬泰銖才發現當季活動剛結束。最狠的是地方城商行,寧波銀行上月推過「週三加油返20%」,我見過最誇張的返現截圖是單月拿回兩千多人民幣。
年費這筆帳要算精。白金卡機場貴賓廳聽著誘人,可吳董那張年費三千六的民生精英白,今年只用了三次CIP休息室。倒是免年費的小米聯名卡,靠著綁定掃地機器人自動充值,每月返的紅包夠買兩杯喜茶。最近發現連地方農商行都瘋了,廈門農商行信用卡在鼓浪嶼指定茶鋪消費,居然送得出手工茶餅禮盒。
深夜的潮汕牛肉火鍋店裡,蒸氣模糊了玻璃窗。老友用剛下卡的招商Young卡結帳,螢幕跳出「本筆消費享8折優惠」時,他瞪圓眼睛的樣子讓我想到當年的自己。遞給他一張寫滿筆記的便條紙:「記得下個月刷滿三筆解鎖電影票買一送一,還有⋯⋯」話沒說完,他已經在手機日曆設好提醒。銅勺攪動著沙茶醬,牆上貼著泛黃的「歡迎支付寶/微信」標語,在熱氣裡微微捲了邊。
評論:
請問非薪轉帳戶的話,用台灣收入證明辦得過嗎?上個月被中信打槍說要稅單
看完立刻查了我的平安車主卡,原來週五加油返15%要提前在App領券!難怪上次沒折扣
在杭州讀書的台生路過,學校統一辦的建行卡連食堂打九折,圖書館印表機刷卡還免手續費
博主沒提到最坑的年費陷阱——某些號稱免年費的卡,其實要刷滿十萬才豁免!
最近想辦航空聯名卡累積里程,但國航/東航/南航選哪家好?常飛上海深圳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