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公屋買賣條件與流程,完整交易指南

公屋買賣條件與流程,完整交易指南

2025-7-29 13:57:14 评论(5)

公屋買賣,從來就不是單純的銀貨兩訖。這類物業背後牽扯著政策枷鎖、資格門檻與複雜程序,稍有不慎就可能踩進法律泥淖。我在處理過幾宗公屋轉手案例後,深刻體會到:沒摸透規則就進場,等於捧著現金玩俄羅斯輪盤。


想碰公屋,先問自己夠不夠格。政府設下重重關卡防堵炒賣,光是「禁售期」就分三六九等。新落成的公屋普遍綁五年死約,期間連放盤廣告都不能登;熬過禁售期還得看樓齡,超過二十年可能被要求補地價。最麻煩的是「綠表資格」這道坎,買家必須是公屋住戶輪候冊成員,或持有房署簽發的綠表證明書。曾有個客戶以為用公司名義就能繞過限制,結果卡在土地註冊處整整三個月,白白賠掉訂金。


交易流程更是步步驚心。從議價階段就得確認賣家是否解除轉讓限制,我曾碰過屋主隱瞞未補地價,簽約當天才被律師揪出問題。真正進入法律程序時,那份「可供出售證明書」就是護身符,沒它銀行根本不放款。最關鍵在於房署審批環節,他們會翻查買家過去十年有無持有物業,連境外房產都逃不過追查。去年有單交易因買家深圳有套房被揭穿,整個流程重頭來過。


資金調度也暗藏玄機。多數銀行對公屋按揭特別苛刻,樓齡超過四十年幾乎貸不到七成。更棘手的是「補地價計算」,房署用市值評估公式複雜得像微積分,同區私樓成交價、單位景觀、甚至電梯有無維修都列入參數。幫客戶處理過最扯的案例:兩個同棟同面積單位,補價金額竟差廿萬,只因一個陽台對山景一個對墳場。


走完這趟刀山火海,過戶當日別以為就能鬆懈。房署保留最終否決權的條款不是寫好看的,曾有買家裝修時擅自打掉承重牆,過戶前驗樓被勒令恢復原狀。現在我帶客戶簽臨約時,必定多塞條「須通過房署最終檢驗」的但書,寧可多花兩週驗樓,好過尾款被卡在政府戶口。


公屋市場像戴著鐐銬跳舞,但掌握遊戲規則的人,依舊能找到價值窪地。那些位處重建區的老公屋,往往藏著補價折扣;而禁售期將滿的屋苑,常出現急售筍盤。關鍵永遠是那紙房署批文——它既是枷鎖,也是破解迷宮的鑰匙。


2025-7-29 14:03:10
補地價金額到底怎麼算?我手上單位樓齡28年,房署估價比附近私樓低三成,這樣正常嗎?
2025-7-29 14:22:05
如果買家綠表資格審核沒過,訂金還能拿回來嗎?合約要註明哪些條款自保?
2025-7-29 15:35:08
聽說有人用假離婚買第二間公屋,真的查不到嗎?
2025-7-29 16:45:57
銀行對公屋按揭成數好嚴,除了多存頭期還有其他解法嗎?
2025-7-29 18:05:57
裝修動到結構被房署抓包,除了復原有沒有補救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迷雾三明治

关注0

粉丝0

帖子782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