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咖啡館裡,朋友阿明一臉苦惱地問我:「房子是公家的,想賣掉換現金,該怎麼弄才不會踩雷?」我愣了一下,回想起幾年前自己處理公屋轉讓的經歷,那種從迷茫到順利的過程,至今都覺得值得分享。公屋這東西,不像私人住宅那麼簡單,政府規矩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卡關或吃上官司。這篇就來聊聊,出售公屋的條件、流程,還有那些合法轉讓的關鍵步驟,全是從實戰中累積的血淚談。
首先,得搞清楚你有沒有資格賣。公屋不是誰都能動的,通常你得持有滿五年以上,這時間是硬規定,少一天都不行。記得我當時查過法條,像《住宅法》裡就寫明,申請人必須是原始購屋者或繼承人,身份得是台灣籍居民,外籍或公司名義都行不通。另外,房子得是自住狀態,不能出租或閒置,政府會派人實地檢查,我那回就被突擊訪視過,幸好平時住著,沒出岔子。還有個小細節,貸款如果沒清完,得先還清或取得銀行同意書,這點常被忽略,結果卡在文件階段。
流程部分,別急著找仲介,第一步是跑一趟地方政府住宅單位。帶上身分證、房屋權狀正本,填寫申請表格,他們會安排估價師來評估房價。估價過程挺耗時,大概兩三週,我那時房子在台北,估出來比市價低一點,但這是公定價,沒得討價還價。接著,等核准通知下來,就能簽署買賣契約,記得找律師見證,避免條款陷阱。簽約後,過戶手續得在一個月內完成,跑地政事務所登記轉讓,繳點規費。整個流程從頭到尾,順利的話三個月搞定,但萬一文件缺漏,拖上大半年都有可能。
合法轉讓的重點,全在細節裡。法律上,買賣雙方都得簽署切結書,保證交易真實,不能有陰陽合同或逃稅行為。稅務部分,增值稅和契稅是必繳的,計算方式複雜,最好諮詢稅務專家。我當年就差點漏報,後來補繳才免罰。另外,政府有優先購買權,意思是他們可能先出價買回,這步別跳過,否則交易無效。最後,過戶後記得更新水電戶名,避免後續糾紛。整個過程雖繁瑣,但按部就班來,就能安心脫手。
走完這趟,我學到的是耐心和準備。公屋出售不是買菜,急不得,每一步都得紮實。如果正在考慮,建議先諮詢專業人士,別省小錢賠大錢。分享這些,希望幫到像阿明那樣的朋友,讓轉讓路少點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