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趕地鐵嘅時候,個八達通「嘟」一聲彈紅燈,後面條人龍即刻「嘖」出聲,尷尷尬尬退去櫃檯排隊增值。排咗十分鐘,眼白白睇住班車走咗,成個朝早個 schedule 亂晒。返到公司即刻上匯豐個 App 研究,先知原來撳幾個掣就搞得掂,仲有額外著數,真係蠢咗成世。
匯豐嘅「網上增值服務」其實收得好埋,喺 App 入面「繳費」嗰版,要揀「八達通」做商戶,再揀自己張匯豐信用卡做付款卡。最緊要係揀啱八達通號碼!唔係入落人哋張卡度就搞笑。金額由 50 蚊起到 1000 蚊都得,即時過數即時增值,手機放落八達通機「嘟」一聲搞掂,連便利店條隊都慳返。試過有次喺赤柱等小巴,發覺冇錢,即刻用手機入 200 蚊,架車到站前就增值成功,爽過借火。
講到慳錢,匯豐嘅「最紅自主奬賞」係關鍵。用匯豐 Visa Signature 或者 Red 卡增值八達通,揀「本地」做類別,每 250 蚊簽賬就儲到 1 個「獎賞錢」。計落,每增值 $1000 八達通,起碼儲到 $16 回贈(仲未計卡本身嘅基本回贈)。同落舖頭用現金或者 EPS 增值比,差成碗雲吞麵錢。最抵死係呢個動作當一般簽賬計,幫你儲飛行里數都得,變相去旅行張機票又平啲。
有次同個做 IT 嘅老友吹水,先知佢將八達通增值當「交水電費」咁玩。佢專登喺信用卡結單日前幾日,一次過入爆張八達通(上限 $3000),等啲錢喺八達通戶口慢慢扣,變相延遲還款期,仲賺多幾日信用卡免息期。雖然自己未試到咁盡,但呢種「現金流管理」玩法,真係將張八達通變咗做流動錢罌。
海外用家先係最大贏家。以前幫個英國返嚟探親嘅親戚增值,要去銀行排隊唱外幣現鈔,再撲去便利店排隊。而家直接喺英國用手機入匯豐 App,用外幣戶口扣數幫佢香港張八達通增值。匯豐個兌換率唔算最靚,但慳返機票錢同時間,佢話以後落機直接出閘搭車,連找換店都唔使去。有次佢個女喺日本想幫香港張學生八達通入錢,撳幾個掣就搞掂,個女仲以為阿爸識魔法。
用耐咗發覺啲隱藏著數:當八達通餘額低過設定嘅「自動增值」下限,匯豐會即時幫你入指定金額(通常 $250 或 $500)。呢個功能救過我幾次——試過喺深圳灣口岸過關後先知八達通冇錢,部自動增值機「嗶」一聲就入咗 $500,唔使周圍撲唱人仔。最正係過境巴士同深圳地鐵部分閘機都食到,變相一張卡兩地走。不過要留意,自動增值冇得儲「最紅」分,手動入先係精明之選。
實測過幾次,發現深夜增值反應最快,十秒內收到 SMS 確認。反而朝早九點同午飯時間試過要等成分鐘,可能多人用緊個系統。仲有樣嘢好得意:用匯豐增值完,張八達通嘅「最近交易記錄」會顯示「網上充值」,唔似舖頭增值咁寫「便利店」。有次去會所借更衣室鎖匙,個職員望到記錄仲問我係咪新出嘅增值方法。
講到尾,最過癮係發現張八達通變咗流動錢包。而家買餸、交停車場費、甚至診所找數都拍佢。匯豐個系統自動幫我記錄每筆增值同消費,月尾睇返先知原來八達通使費仲多過信用咭。最意外係幫我戒散紙——銀包冇晒毫子嘅感覺,真係清爽過飲涼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