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我剛從大學畢業,踏入職場沒多久,就被信用卡債務纏得喘不過氣來。那時候,每個月薪水一到手,就全拿去還卡費,結果利息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欠了快五十萬台幣。晚上躺在床上,腦子裡全是數字在轉,擔心哪天銀行打電話來催債。這種壓力,相信不少人都體會過,尤其在這物價飛漲的年代,一不小心就掉進消費陷阱。
我花了整整一年才把債務清光,過程不輕鬆,但學到的教訓超值。一開始,我傻傻地只還最低額度,結果利息吃掉大半還款,債務反而越欠越多。後來,我逼自己面對現實:先列出一張清單,把所有卡債的餘額、利率都寫下來。這才發現,有張卡的利率高達18%,簡直在吸血!我立刻停用那張卡,專心處理高利率的債務。這步很關鍵,因為它幫我認清問題核心,不是錢不夠,而是策略錯了。
接著,我開始實行「預算封鎖」計畫。聽起來有點嚴苛,但超有效。我把每月開支切成三塊:必要支出(房租、伙食)、債務還款、和一點點娛樂預留。伙食費控制在三千塊以內,自己煮飯帶便當;娛樂部分只留五百,用來偶爾看場電影。多出來的錢,全砸進還款裡。頭三個月最難熬,常想放棄,但堅持下來後,看到債務數字慢慢下降,那種成就感比買新東西還爽。
為了加速還款,我還試了債務整合。找了一家利率較低的銀行,把高利率卡債轉過去,省下不少利息。這招要小心,不是每家銀行都接受,我事先查了資料,確保自己信用紀錄沒問題才申請。整合後,每月還款壓力小很多,還能多還點本金。同時,我主動打電話給銀行協商,老實說出困境,有些銀行願意降利率或延長還款期。這靠的是真誠溝通,別怕丟臉。
現在回頭看,解決卡債的關鍵不是魔法公式,而是心態和紀律。養成記帳習慣,每天花五分鐘寫下花費,就能避免衝動購物。債務清光後,我學會量入為出,只刷能當月付清的卡。如果你也在掙扎,別灰心,從一小步開始:今晚就拿出紙筆,算算你的債務數字。記住,這不是短跑,是馬拉松,堅持下去,總能看到終點。
評論:
這篇寫得太真實了!我也曾欠三十萬,靠預算控制還清,但協商部分沒試過,銀行真的會降利率嗎?
債務整合聽起來不錯,但我的信用分數偏低,申請會不會被拒?有沒有替代方案?
感謝分享經驗,你的故事給了我動力。我現在每月只還最低額,該怎麼突破這個循環?
預算封鎖計畫很實用,但娛樂預留只五百塊,會不會太壓抑?長期下來心理撐得住嗎?
請問如果有多張卡債,優先還高利率的,還是先清小額的比較好?我卡在抉擇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