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六點的廚房飄著咖啡香,Lina輕手輕腳地把早餐擺上桌。看著她俐落的身影,我翻開帳本,數字總是扎眼。聘請外傭分擔家務照顧長輩,確實是雙薪家庭的及時雨,但每月固定開銷加上額外支出,常讓我心底那本帳算得發澀。鄰居張太太上個月才跟我抱怨,她家印傭合約到期要求加薪,「仲介說現在行情就是這樣,我能怎麼辦?」她無奈的語氣,道出許多僱主共同的焦慮。
其實,法定的基本薪資只是起點,檯面下還有許多我們忽略的彈性空間。菲律賓籍看護Maya的前僱主陳姐跟我分享過她的做法:當初簽約時,她主動提出將月薪拆解為「底薪」加「全勤獎金」與「年度績效金」。表面數字符合勞動契約,但若Maya當月因故請假,依法只能扣當日薪資,陳姐卻能彈性不發全勤獎金,實質降低支出。這不是鑽漏洞,而是善用薪資結構的合法設計。「重點是合約寫清楚,雙方簽名認可,」陳姐強調,「績效獎金更能鼓勵她主動分擔額外工作。」
更少人留意的是「非現金福利」的槓桿效益。朋友阿偉家請的印尼幫傭Siti,齋戒月期間體力消耗大,阿偉太太發現她常盯著超市櫥窗裡的某品牌綜合維他命。他們沒選擇直接加薪,而是每月固定購買兩罐維他命、一箱家鄉口味泡麵,加上預付卡儲值讓Siti方便聯繫家人。這些實物福利總值約八百元,卻讓Siti感受到僱主用心,工作更投入。「比起單純加薪五百,她現在看到我們眼神都不一樣,」阿偉笑說,「划算多了。」
我家Lina的例子更讓我體會到「技能增值」的雙贏。發現她手腳俐落且對嬰兒護理有興趣後,我們資助她報名台灣保母證照課程週末班。取得證照後,我們將部分保母工作正式納入職責,並同步調整薪資結構。表面上每月多支出一千五,但省下另外請臨時保母的費用(每次至少八百),長輩臨時就醫時,她更能專業協助翻身拍背。更驚喜的是,她主動將所學應用在照顧我中風的父親身上,復健動作做得比外籍看護更到位。
真正踩過雷才懂「隱形成本」的殺傷力。表姊曾因貪圖便宜,透過非正式管道仲介越南幫傭,省下兩萬仲介費。結果三個月後幫傭失聯,才發現她持觀光簽證非法工作,表姊不僅被罰款十五萬,更留下僱用非法外勞的紀錄,影響後續申請資格。「那筆罰款夠我付兩年合法仲介費了,」她懊悔不已。選擇合法、口碑好的仲介,雖然初期費用高,但包含的職前訓練、法律諮詢與爭議處理,長期反而省下巨大風險成本。
省錢不是錙銖必較的壓榨,而是把資源用在真正創造價值的地方。就像上週社區烤肉,Lina用家鄉秘方醃的烤雞翅驚豔全場,鄰居們開玩笑要預訂。我突然靈光一閃:何不協助她申請食品業者登錄?現在她每週製作三十罐南洋風味辣醬放在主婦社團販售,我家抽三成平台管理費,其餘歸她。這筆額外收入讓她更安心,我家廚房飄著的,除了咖哩香,還有共好的踏實感。
評論:
想請問薪資拆成底薪加獎金的寫法,具體怎麼寫進合約才不會有爭議?需要公證嗎?
非現金福利那段很有啟發!但送東西會不會讓外傭覺得僱主在規避加薪?怎麼拿捏分寸?
看完冷汗直流我家的仲介是朋友介紹的私人管道,該立刻換掉嗎?有沒有補救方法?
我家印尼看護很會做手工皂,但怕她太累不敢提販售。文章給了我勇氣,想試試看!
技能培訓的投資回報率真的高!去年送我家看護上長照課程,現在帶阿嬤復健超專業,省下不少跑醫院的計程車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