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同舊同事阿凱飲咖啡,佢話想擴張間烘焙工作室,睇中咗大新嘅中小企貸款方案,但最驚就係等審批等到天荒地老。「上個月幫手嘅師傅等唔切,直接過檔去對手嗰邊,就係因為我張loan卡喺銀行成個月冇聲氣。」佢嗰種無奈我太明白。貸款批核速度,真係會直接燒到生意人嘅腳底板。
做咗十幾年財務顧問,摸透銀行後台點運作。其實想加速核貸,關鍵在「預先拆彈」。上個月幫個開寵物旅館嘅客人搞大新貸款,我哋提早兩星期執好文件,專登喺週二朝早九點衝去分行交件。點解?銀行系統逢週二更新額度,晨早交表通常插隊入到當日審批批次。結果五日就收到核准通知,仲快過佢訂嘅貓爬架到貨期。
銀行最怕乜?咪係要追客補文件囉。見過客仔畀存款證明,但張單係尋日先轉入五十萬,銀行即刻打咗個突。真正有用嘅財力證明,要似煲老火湯——夠火候。固定存款擺足三個月,或者稅單顯示穩定收入,呢啲先係硬通貨。有個客更絕,直接授權理專查佢大新戶口流水(本身係VIP客戶),省掉補件來回,核貸速度快咗四成。
講到聯徵報告,好多人死喺細節位。舊年幫間文創公司老闆搞貸款,發現佢信用卡只還min pay連續三期,聯徵分數插水。即刻教佢做兩件事:先清掉三成卡數降使用率,再從大新網銀申請「信用報告健檢」,等修正紀錄更新先遞件。結果分數兩週跳升80分,過件率即時唔同晒。
同信貸專員打交道其實有竅門。試過有個case卡喺風控部,專員暗示差份「未來現金流預估表」。我即刻叫客戶拍條三分鐘片,用手繪動畫解釋點用貸款錢同回本計劃,夾份Excel報表送去。第二日即刻過關。銀行員日日對住數字麻木晒,有溫度的佐證資料反而刺中痛點。
仲有樣嘢好弔詭——揀錯產品隨時拖慢審批。好似大新有「快營貸」同「企業動力貸」兩隻,前者專攻周轉快批,後者適合大額設備融資。有客貪額度大申請後者,但其實佢只需三百萬周轉,結果要等抵押品估價拖足兩週。早知用快營貸用營業稅申貸,三日就搞掂,利息仲平啲。
科技工具而家係神隊友。大新個APP入面有「貸款試算器」,入完基本資料會顯示「過件機率百分比」。試過幫個開居酒屋嘅客人撳出78%過件率,即刻加碼補份食材供應合約當還款保證,最後衝上85%成功率。仲有個隱藏功能:用APP上傳文件會直接入AI分類系統,快過櫃檯掃描入件成個鐘。
最癲嗰次係幫急等錢出糧嘅廠佬,佢漏咗公司變更登記。我哋下晝三點發現,即刻衝去經濟部網站申請「立即檢視」加急服務,加八百蚊手續費,四點半拎到電子檔。同時叫銀行專員hold住份案等補件,五點前成功入到審批池,第二朝十點收到核准SMS。呢啲生死時速,識玩規則真係爭到幾日關鍵時間。
講到尾,貸款批核似同銀行跳探戈。你進一步(文件齊備),佢退一步(加快流程);你踩錯步(漏資料),成首舞曲亂晒拍子。而家啲銀行後台愈玩愈精,我上個月先發現大新用緊「鷹眼系統」,專捉財報矛盾位。所以話,準備文件唔係求其影印就算,要當係策展藝術品咁雕琢。
啊,仲有樣血淚教訓:千祈咪信晒網上流傳嘅「必過件攻略」。見過客仔照抄話要放廿萬定存當財力證明,結果嗰筆錢係借返嚟,過完數即轉走,被銀行mark咗做「可疑資金流動」,直接reject兼凍結戶口三個月。真實性永遠係王道,耍花招只會蝕底。
講到呢度突然醒起,琴日先收到個客報喜,話用我教嘅「三段式文件整理法」交大新貸款,由申請到撥款只等咗八日半。重點係佢將成疊文件分成「鐵證」(登記文件)、「金流」(收支紀錄)、「活水」(未來訂單)三類,每類首頁貼螢光標籤紙寫關鍵字。信貸主管覆核時直接抽「金流」嗰疊睇,省掉半日翻找時間。原來銀行後勤見到文件分色管理,會當係優質客戶處理㗎。
評論:
想問詳細個「三段式文件整理法」具體點分?收據同合約應該擺去邊類?
信用報告有條兩年前嘅遲繳紀錄,但已經清咗數,使唔使主動寫解釋信?
細公司剛成立半年,冇稅單點證明財力?用訂單影本得唔得?
見你成日提大新,其他銀行嘅加速技巧係咪都差唔多?
如果間舖係租嘅,但想用黎抵押貸款,銀行會點計個擔保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