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天花板的滴水聲硬是把我從夢裡拽出來。摸黑開燈,抬頭看見那片暈開的水漬又擴大了,邊緣還垂著一顆倔強的水珠。這已經是今年第三次。上次樓上鄰居馬桶水箱老化,上上次是頂樓防水層失效,這次呢?濕氣混著石灰粉的味道鑽進鼻腔,我突然想起半年前抓漏師傅阿明仔說的:「漏水像感冒,拖越久併發症越多。」
抓過水桶接水後,我踩著梯子用指尖輕壓天花板。溼軟的紙筋灰像受潮的餅乾般剝落——這是結構層積水的警訊。記得阿明仔教過,若水漬邊界清晰,八成是管線破損;若是邊緣模糊的雲狀暈染,多半是混凝土毛細現象。眼前這灘直徑三十公分的黃斑,正中央還透著金屬鏽色,八成是樓上埋在水泥裡的冷水管接頭鏽穿了。
緊急處理不能只接水。撕開泡爛的壁紙時,發現藏在裡面的電線套管竟凝著水珠。趕緊拉下總開關,順手拆了吸頂燈座——果然接線盒裡積了淺淺一層鏽水。去年新聞報導過高雄老宅就因天花板漏水導致燈具短路走火。隨手抓了吹風機想烘乾,想起阿明仔的警告:「水電相逢最要命,得用除濕機慢慢抽,強制烘乾反而讓水氣往鋼筋裡鑽。」
天亮後衝去五金行,老闆聽完狀況直接塞給我三樣神器:紫外線顯影劑、橡膠膨脹止水栓,還有支日本製的管道內視鏡。顯影劑混進樓上馬桶水箱後,關掉總水源靜待十分鐘。當紫光手電筒照向漏水處,牆體內蜿蜒的螢光綠水路現形,精準鎖定是浴缸下方三通接頭滲漏。省下打牆的冤枉錢,樓上鄰居鬆口氣的表情我至今記得。
小範圍修補其實能自己來。用砂輪機沿水漬外圍三十公分見方切割時,混凝土粉塵嗆得人咳嗽。切開才發現鋼筋已浮現褐斑,趕緊拿鐵刷除鏽,塗上兩層虹牌防鏽底漆。最關鍵是填縫——普通矽利康撐不過半年,得用聚硫橡膠密封膠,像擠奶油花袋那樣壓進接縫深處。最後補上的石膏板要裁得比洞口小五毫米,預留伸縮縫才不會二次裂開。
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用在漏水簡直是真理。去年幫老家頂樓重做防水,老師傅在磁磚縫裡藏了玄機:先塗滲透型結晶防水漿,等它像樹根般鑽進混凝土毛細孔形成結晶體;再鋪編織聚酯纖維網,最後噴上橡化瀝青。颱風季連下七天雨,鄰居家陽台積成小池塘,我家天花板乾爽得像沙漠。每月花十分鐘檢查窗框矽利康有無硬化脫落,省下的抓漏費夠買台除濕機。
現在看著修補處淡淡的補丁痕,倒覺得像枚勳章。漏水教會我房屋會呼吸,那些隱藏在牆體裡的脈動,需要主人用耐心傾聽。下次再聽見滴水聲,大概能淡定地翻個身繼續睡——當然,得先確認水桶有擺對位置。
評論:
看完背脊發涼!上週我家天花板出現巴掌大黃漬,還以為是壁癌,結果昨天整塊石膏板砸在餐桌上,裡面鋼筋鏽得像爛鐵條
求問紫外線顯影劑品牌!上次師傅打掉整面牆才找到漏點,收費八萬多心在滴血
住頂樓的苦主+1 去年照文中工法做防水層,今年梅雨季終於不用擺接水陣法
提醒電線走火那段超重要!我家去年燈具閃火花,抓漏師傅從冷氣排水管倒顯影劑,才發現是冷凝水滲進電線管
有人遇過修完三個月又漏嗎?師傅說是混凝土毛細現象無解,但每次下雨都像在聽漏水滴答交響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