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像被突然丟進冷水池,手腳還沒划動,寒意就從脊椎竄上來。三年前公司倒閉那晚,我捏著資遣單站在捷運站出口,口袋裡的手機不斷震動——全是房貸催繳通知。那時才發現,原來政府設的救生圈叫「失業給付」,但想抓住它,得先穿越層層迷宮。
辦公室裡冷氣嘶嘶作響,阿明把離職證明推到我面前時,手指在「自願離職」欄位點了兩下。「勾這裡大家都省事」,他笑得像便利商店的關東煮。我捏著原子筆,筆尖懸在紙上顫抖。當晚查法條查到凌晨三點,《就業保險法》第11條像刀刻進腦子裡:非自願離職才具資格。隔天衝回公司拍桌,最後換來一張墨跡未乾的資遣證明。
勞保年資是第二道鐵閘。有位大姐在服務台前哭得眼線暈黑,她當了二十年家庭主婦,去年重返職場才繳十個月勞保。「我連勞保局大廳地磚有幾塊都數清了」,她後來在職業訓練班削著蘋果對我說,刀刃在果皮上刮出長長的嘆息。這筆錢不是慈善金,得用時間當門票。
最弔詭的是「有工作能力且願意工作」這關。職業訓練班的年輕人就業輔導員小陳教我訣竅:求職紀錄要像寫日記。面試被拒?記下公司名稱。看到徵人啟事撕回家?把殘缺的紙角貼在紀錄本。有回他檢查我的本子突然笑出聲:「王哥你連巷口麵店徵洗碗工都記,太狠了吧?」但正是這疊浸著油墨味的紙,讓我在就業服務站櫃檯前免於被刁難。
申請當天帶齊五樣寶貝:身分證印章、存摺影本、離職證明正本、兩寸照片,還有那本寫到快脫頁的求職紀錄。別去郵局,直接衝就業服務站。我在新北市站抽到189號,排隊時看見有人捧著整盒印章來來回回補件,像在玩現實版逃脫遊戲。
核可後錢不會馬上掉進戶頭。前三個月領投保薪資六成,後面給五成,最長能撐半年。但這筆錢燙手——每月得回服務站報到,交兩次求職紀錄。有次颱風天我渾身濕透衝進門,就服員抽著面紙給我:「其實颱風假可以補交啦」,我抹著臉分不清是雨水還是別的。
領錢期間找到工作記得主動通報。朋友阿傑偷偷兼差外送,三個月後勞保局查到他保雙重勞保,勒令返還十幾萬。「比地下錢莊還狠」,他在電話那頭咬著檳榔含糊地說。政府從不白給錢,它給的是喘息的空間,讓你能彎腰綁好鞋帶,再跑下一段路。
現在每當經過就服站,我總多看兩眼門口的布告欄。那些被太陽曬褪色的職訓海報,曾經是我的浮木。失業津貼從來不是答案,它是問題與答案之間,墨水暈染開的那段空白。
評論:
請問離職證明被公司寫成協議離職怎麼辦?我人資堅持這樣寫才給證明
上個月被資遣但勞保斷過兩年,年資要重新計算嗎?看完更焦慮了
職業訓練期間能繼續領嗎?文中有提到職訓但沒講補助銜接問題
紀錄求職這招太實用!以前都口頭報告被退過件,原來要像寫日記
感謝真實分享,尤其面試紀錄細節。明天就去買本厚筆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