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老友喝茶聊天,他提到錢存在銀行幾年都沒動過,結果發現利率低得可憐,白白虧了一筆。我當場拿出筆記本,分享自己去年換銀行定期存款的經驗,光是比較幾個方案,就多賺了兩萬塊利息。這讓我想到,很多人懶得花時間研究,但定期存款真沒那麼複雜。
為什麼要比較?銀行間差異大得嚇人。舉個例子,A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1.5%,B銀行卻給到2.2%,同樣存一百萬,一年差七千塊。這不是小數目,夠全家吃頓大餐了。我習慣每半年檢視一次市場,因為經濟波動快,利率隨時在變。去年初疫情緩解,好幾家銀行搶客,利率跳升,我趁機轉存,賺到一波紅利。
怎麼比才有效?別光看廣告數字。先抓重點:利率當然排第一,但別忽略細節。有些銀行玩花招,標榜高利率卻限新戶,或綁一堆條件。我曾經踩過雷,存了五十萬進去,才發現要滿兩年才給全額利率,提前解約罰金重到心痛。現在學乖了,一定先查官網細則,或直接跑分行問清楚。另一個關鍵是期限,短期三個月靈活,長期三年利率高,得看自己資金規劃。
實際操作上,我推薦用工具輔助。手機APP像「銀行比價通」超方便,輸入金額和期限,立刻跳出各銀行排行。上個月幫老媽整理退休金,我們試算過,存兩年期最划算,避開通膨侵蝕。當然,銀行信譽不能馬虎。地方小銀行利率誘人,但萬一倒閉怎麼辦?我寧可選老牌金控,少賺點利息,圖個安心。
最後提醒,別忘了稅務影響。利息超過兩萬要課稅,有些人專挑免稅門檻內的方案。我朋友去年傻傻存大額,結果被扣一筆,氣得跳腳。總之,花半小時比較,可能換來額外收入,值得動手試試。
評論:
請問如果資金只有十萬左右,該優先考慮短期還是長期定存?利率差別大嗎?
分享我的經驗:去年比較時發現某銀行網銀專案利率高,但實體分行不給辦,差點被騙,大家要小心!
這篇超實用!尤其是APP推薦,馬上試算後發現換銀行能多賺五千,謝謝分享。
想問稅務部分,免稅門檻怎麼計算?如果分開存不同銀行,能避稅嗎?
不同意風險部分,現在存款保險有保障,小銀行利率高反而划算,不該一概而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