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居屋供款压力测试,轻松计算你的供款能力 ...

居屋供款压力测试,轻松计算你的供款能力

2025-7-29 13:55:58 评论(5)

落地玻璃窗外的維港燈火通明,我啜著微涼的鐵觀音,指尖滑過螢幕上跳動的樓盤數據。阿傑的視訊通話突然彈出來,背景是堆滿文件的書桌,他揉著眉心苦笑:「睇中沙田居屋,但驚自己供唔起,計到頭都大。」這句話像把鑰匙,喀噠一聲打開記憶匣——七年前,我也在同樣的焦慮裡掙扎,差點錯過馬鞍山那間改變人生的蝸居。


所謂「壓力測試」,絕非銀行櫃檯那張冰冷問卷。它更像懸在頸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逼你直視人生最赤裸的底牌:當加息浪潮撲面而來,當孩子學費單突然塞進信箱,當老舊冷氣機徹底罷工,你能否在風暴中穩穩握住那張供款單?香港樓市殘酷得像場生存遊戲,而壓力測試就是你出發前必須點亮的生存地圖。


計算機上的數字會騙人,但生活成本從不說謊。假設你咬緊牙關買入500萬居屋,首期125萬看似可行,但魔鬼藏在月供細節裡。以現時P按利率約5.875%計,三十年還款期,月供要啃掉$21,000。這還未計管理費、差餉、地租等隱形開支,每月真實支出隨時衝破$23,000。更致命的是壓力測試關卡——當虛擬利率升至7.875%,你的家庭月入必須達到$48,000才能過關,這數字比實際月供足足高出一倍有餘。


三年前幫陳太做財務評估時,她拿著雙糧花紅興奮道:「今年收入衝破測試線了!」我卻盯著她手機裡幼兒園繳費通知搖頭:「壓力測試只看固定月薪,花紅再豐厚也是鏡花水月。」後來她在火炭覓得蝸居,堅持將月供壓在家庭收入三成五以下,去年加息潮襲來時,她傳訊息謝我:「女兒鋼琴班照上,飯碗也沒砸。」這便是測試的真諦——在數字遊戲裡預埋緩衝帶,給現實留口喘息的氣。


與其被測試門檻逼得焦頭爛額,不如主動重劃戰場。試試將還款期拉長至三十五年,月供立即瘦身$3,000;若幸運抽中新建居屋,綠表按揭成數可達九成半,首期壓力驟降。更關鍵的是培養「供款體能」:提前半年用模擬供款法,把差額存入定期戶口,既能測試抗壓能力,到期還能變身裝修基金。有位客戶甚至將壓力測試當健身挑戰書,每季加碼儲蓄額度,兩年後竟存足首期兼通過測試雙重關卡。


深夜覆核阿傑的財務報表時,發現他忽略老父的長期復健費。香港居屋夢從來不是單人賽跑,而是三代人的負重接力。壓力測試表面冰冷無情,實則強迫我們掀開生活每個暗角——父母日漸增多的藥罐、伴侶想重返校園的渴望、甚至陽台那株你捨不得丟的巴西鐵樹。當你在計算機按下等號,叩問自己的從來不是「能不能買」,而是「願不願為這方天地押上整個人生秩序」。


茶涼了,維港遊輪拉出金黃光帶。傳給阿傑的最後條訊息寫著:「壓力測試像照妖鏡,照見的不是窮途,是出路。當你清楚看見懸崖邊界,反而能踏實走出安全區。」樓契上墨跡乾透那日,你會懂那些輾轉難眠的數字遊戲,終將在玄關落地生根,長成風雨不動的家。


2025-7-29 14:07:20
壓力測試計入OT收入嗎?我份工靠加班費先夠數,但驚銀行唔當固定收入
2025-7-29 15:39:19
如果測試勉強過關,但之後失業點算?有冇緩衝期或保險方案可減壓?
2025-7-29 15:54:44
文中提到35年還款期,但人到中年先上車,銀行會否縮短年期增加難度?
2025-7-29 16:28:05
點睇用納米樓過渡?先買細單位捱過測試,等幾年再換居屋係咪可行策略
2025-7-29 17:04:02
測試利率加兩厘會否太保守?睇返歷史紀錄,97年試過飆到十幾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泡菜雷霆

关注0

粉丝0

帖子754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