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一直係香港市民嘅熱門話題,尤其係普通打工仔,想上車又捱唔起私樓天價,政府資助房屋就成為救命稻草。但申請居屋唔係話遞表就得,入息同資產限額呢道閘門,唔少人撞到頭崩額裂。最近新一期居屋入息上限調整,我特意刨晒房委會文件,同大家拆解當中魔鬼細節。
先講家庭申請者,今期月入上限加到$62,000,表面睇鬆咗綁,但計法好有竅妙。房委會計嘅係「扣除強積金後嘅應課稅入息」,即係話你份糧單寫$65,000,但扣埋MPF同稅項,隨時得返$61,000過骨。仲有樣嘢好陰濕——花紅同雙糧要除開12個月計,我識人年薪明明過界,就係衰在年尾份花紅拉高咗平均數。資產上限$1,476,000更加係高危陷阱,唔單止計現金股票,連你阿媽擺喺你戶口嘅救命錢、未供斷嘅車位市值都要計,真係要攞把間尺度到盡。
單身人士仲慘情,$34,000月入上限好易爆煲。而家大學畢業生做IT或金融,兩三年就跳到呢個數。最吊詭係「家庭」定義:兩兄妹夾份申請,就算分開報稅都計全家收入;相反新婚夫婦未生仔,只要搬開住就當獨立家庭。我有對情侶朋友專登租劏房分戶籍,就係為咗搏單身額,點知房署查到佢哋聯名交租紀錄,照計佢哋同居。所以話,同居證明唔係睇結婚證書,水電煤單先係致命證據。
資產審查更加係生死戰場。好多人以為強積金唔計,其實房署會睇MPF結餘,只係唔計供款中嘅部份。仲有樣嘢好少人提:如果你有份儲蓄保險未到期,現金價值都要申報。最伏係虛擬貨幣,有人諗住Bitcoin放喺冷錢包冇人知,但房署問到就要申報,否則查到即時DQ兼可能犯法。我建議提前半年執靚盤數,該贖嘅基金要贖,幫阿媽保管嘅錢要轉走,寧願蝕手續費好過喪失資格。
申請策略都要度橋。好似公務員有房屋津貼,其實可以選擇暫停津貼兩年,等入息壓到符合資格。又或者家庭成員有長者,記住用「家有長者優先計劃」,抽籤排名跳前幾級。最緊要係計啱遞表時間,有人試過出雙糧個月超標,特登拖到出年一月先申請,搏公司唔會咁早出花紅。記住房署計收入係由申請日前推六個月,識得走位就多條生路。
居屋呢場遊戲,識規則嘅贏在起跑線。我見過月入$63,000嘅家庭,靠供養父母免稅額壓線過關;亦見過儲爆資產嘅夫婦,趕喺申請前碌卡買晒名牌手袋保值。最緊要唔好信口耳相傳嘅「秘技」,房委會年年修例封漏洞。認真刨透那份四百幾頁嘅申請指南,裡面連你炒美股嘅股息點計都有寫明。香港地樓價癲狂,居屋就係普通人最後防線,搏盡無悔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