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起居屋按揭的事,讓我回想起幾年前自己申請的經歷。那時剛成家,手頭緊,政府推出的合宜住宅計畫成了救命稻草,但按揭程序真是一場硬仗。從頭到尾折騰了大半年,才終於拿到鑰匙。過程中,每一步都藏著細節,稍不注意就會卡關。今天就來分享這條路怎麼走,避開那些坑,讓大家少走冤枉路。
申請前,先確認自己是否符合資格。政府對居屋有收入上限、戶籍要求,像我當時月薪剛好壓線,還得拉出整年稅單證明。別小看這步,很多人以為隨便填表就行,結果被退件重來,浪費時間。接著是文件準備,身份證、戶口名簿、薪資證明缺一不可。記得我漏了配偶的印章,差點延誤,建議提前列清單,逐一核對。
選定銀行談按揭時,別只看利率高低。當年我比了三家,A銀行利率低但手續費高,B銀行服務好卻彈性差。最終選了有政府補貼的方案,每月省下幾千塊。談判過程要主動,帶齊文件直接找專員,別光靠電話。簽約前,務必細讀條款,尤其提前還款罰則或保險附加,這些常被忽略。
審核階段最磨人。銀行會查信用紀錄,我因一次遲繳卡費被扣分,多等了兩週。提醒大家,申請前半年保持信用乾淨。政府審核也慢,平均兩到三個月,期間多追進度。我每周打電話,才沒被遺漏。完成後,簽署正式契約得親自到場,帶齊證件,現場核對金額和還款計畫,別急著簽。
整個流程耗時耗神,但關鍵在財務規劃。算好頭期款和每月負擔,別讓按揭壓垮生活。我當初預留了緊急基金,結果裝潢超支,差點周轉不靈。長期來看,居屋雖便宜,但轉售限制多,得想清楚是否值得。總之,耐心和準備是王道,別被流程嚇退,一步步來總能過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