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喺度問起居屋申請嘅嘢,尤其係而家樓市咁貴,想上車真係難過登天。居屋作為政府嘅資助房屋計劃,確實係唔少中等收入家庭嘅救命稻草,但資格審查真係好嚴謹,搞到好多人頭都大埋。我自己都研究過幾年,見證過唔少人申請失敗嘅例子,今日就同大家深入拆解下居屋申請嘅關鍵條件,唔好俾啲表面數字呃咗。
居屋申請資格嘅核心,首先係身份同居住要求。申請人必須係香港永久性居民,仲要年滿18歲,如果係家庭申請,成員都要符合呢個條件。記住,單身人士都得申請,但名額少啲,競爭激烈過家庭組別。我見過唔少人以為住咗香港幾年就得,結果被踢走,真係要核對清楚身份證同住址證明,避免白做一場。
講到入息限額,呢度係最易踩雷嘅位。政府每年都會調整限額,以2024年為例,單身申請嘅每月入息上限大約係3萬蚊港幣,家庭申請就係6萬蚊左右。但唔係你份糧過咗數就算,佢計嘅係申請前12個月嘅平均月入,包括基本薪金、佣金、甚至兼職收入,仲要扣稅前計。我識得個朋友,佢做銷售嘅,年尾花紅多咗啲,平均超咗幾百蚊,即刻被DQ咗。真係要提前規劃,如果收入波動大,最好預留緩衝。
資產審查要求就更加嚴格,好多人都低估咗。限額通常係入息限額嘅幾倍,例如單身申請資產上限約100萬,家庭就200萬。資產包括晒銀行存款、股票、基金、甚至物業權益,但唔計自住物業同退休金。我建議大家申請前,真係要盤點清楚所有戶口,連淘寶餘額都計入去。有次我幫親戚搞,佢唔記得申報海外投資戶口,結果被查出嚟,要重新排隊,浪費咗成年時間。
其實居屋政策背後嘅理念,係幫真正需要嘅人上車,但現實中好多灰色地帶。例如,點解限額唔跟通脹調整得快啲?或者資產審查點解咁死板?我見過基層家庭收入低但資產超標,就因為有少少儲蓄,申請唔到,真係唔公平。政府應該諗下彈性處理,唔好一刀切。大家申請時,最好搵專業人士幫手,或者去房委會網站下載最新表格,逐項填清楚。
總括嚟講,居屋申請唔係填張form咁簡單,佢考驗你嘅細心同耐性。如果你符合資格,就趁早行動,錯過咗可能要等幾年。但記住,呢個計劃唔係萬能藥,香港房屋問題根源仲係供應不足,希望政府真係做多啲嘢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