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朋友問我關於香港居屋申請嘅資格同入息限制,佢哋成日話「點解咁難搞?」其實,我諗返自己第一次幫親戚填表嗰陣,都係一頭霧水,入息計算唔清唔楚,差啲錯過機會。居屋計劃係政府幫市民上車嘅重要途徑,但資格要求真係要小心睇實,尤其係入息上限,唔係話賺多啲就好,超過咗就冇得玩,呢點真係好多人忽略。
先講資格基本門檻啦,申請人必須係香港永久居民,唔係臨時身份證就得㗎,仲要年滿18歲,單身或者家庭都得,但家庭申請通常優先。記住,如果你係公屋住戶,轉申請居屋時要特別留意資產審查,唔係淨睇入息咁簡單。我有個friend試過,佢以為自己收入夠低,點知屋企有額外存款,結果被DQ,真係喊都冇謂。
入息限制就更加關鍵嘞,政府每年都會調整,2024年最新嘅入息上限,單身人士係3.3萬蚊港幣,家庭就係6.6萬蚊,呢個係稅前總收入,計埋bonus、佣金同兼職。但係,點計先準?好多新手以為淨計月薪,實情係要睇過去12個月平均,仲要扣稅前。舉個例,如果你做sales有浮動收入,最好預早半年記錄低,免得到時超標。仲有,入息下限都有要求,家庭唔可以低過1.8萬蚊,確保你真係有需要,唔係濫用資源。
常見陷阱真係唔少,好似計漏咗配偶收入,或者以為退休金唔計入去,實情係所有穩定現金流都要報。我見過有人申請時隱瞞兼職,結果被抽查到,唔只取消資格,仲可能上黑名單。政策變化好大,好似舊年入息上限調高咗5%,係因為通脹同樓價升,但呢啲調整唔係年年有,要盯實房屋署公告。仲有,資產限制都重要,總資產唔可以超過特定額度,例如家庭嘅話,流動資金加物業值唔好過300萬。
點樣提高申請成功率?我建議大家早啲準備財務記錄,用excel表追蹤收入,或者搵社工幫手核對。政策成日變,好似疫情期間放寬過,但而家收緊返,真係要睇時機。最後,記住居屋唔係抽獎,資格合規先有得排隊,入息超咗一蚊都冇情講,所以寧願保守啲計數。
評論:
多謝你嘅分享,好詳細!我下個月要申請,想問兼職收入點計?係咪要提供合約證明?
文章講得好清楚,但資產限制冇講到細節,可唔可以補充下點計物業價值?
我上年申請失敗,因為收入超咗少少,好灰。有冇上訴機會?定係要等下次再試?
請問如果係單親家庭,入息上限會唔會唔同?定係同一般家庭一樣?
政策更新得好密,邊度可以最快收到最新入息限制消息?房屋署網站定係其他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