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工人姐姐薪金公平提升實用指南

工人姐姐薪金公平提升實用指南

2025-7-29 13:55:52 评论(5)

天剛濛濛亮,阿蒂已經輕手輕腳地在廚房忙活。她得趕在雇主一家人起床前,把早餐準備好,接著打掃、洗衣,然後推著坐輪椅的阿嬤下樓曬太陽。阿蒂來自印尼,在台灣這個家已經三年。她總說台灣是她的第二個故鄉,但每當夜深人靜,看著手機裡兒女的照片,心裡總繞著一個結——那份微薄的薪水,何時才能讓遠方的家人過上稍微寬裕點的日子?


「工人姐姐」——我們習慣這樣稱呼這些離鄉背井、撐起台灣無數家庭日常運轉的幫手。她們的雙手托起了我們的安穩,但談到薪資,卻常陷入一種尷尬的沉默。市場行情是多少?法律規定如何?雇主覺得吃力,移工更不敢多問。這種模糊地帶,往往成了不公平的溫床。


談公平,不是喊喊口號。台灣的基本工資每年調漲,但專門從事家事工作的移工,薪資卻長期被「凍」在一個遠低於基本工資的數字,形成一個獨特的「雙軌制」。這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是「包吃包住」就該抵消合理的勞動報酬嗎?當我們計算著自家開銷因物價飛漲而吃緊時,是否想過她們匯回鄉下的錢,購買力正被通膨一點點吞噬?她們的孩子繳學費、家裡修繕老屋、父母看病的錢,每一分都指望著這份遠方的薪水。


打破沉默,從理解「合理」開始。所謂合理,絕非單方面施捨,而是建基於「勞動價值」的認可。家務勞動、長者照護、幼兒陪伴,這些工作無法量化成冰冷的產值報表,卻實實在在地支撐著一個家庭的核心運轉。一個能讓阿嬤保持整潔舒適、孩子放學有熱飯吃、家裡窗明几淨的工人姐姐,她的貢獻值多少?當我們開始用「專業價值」而非「低廉成本」的角度來衡量,薪資的調整才有了堅實的起點。


實務上怎麼做?第一步,拋開舊思維,主動了解現行規範與市場趨勢。勞動部雖未強制家事移工適用基本工資,但已多次呼籲並提供參考薪資指引。別再只問仲介「行情價」,多查查官方資訊、社福團體的調查報告。第二步,打開天窗說亮話。找個適當時間,坐下來和工人姐姐坦誠溝通,了解她的期待與實際困難(例如家鄉是否有急需)。第三步,擬定階梯式調整方案。與其一次到位壓力大,不如設定一個兩到三年的漸進計劃。例如,今年先調整到某個參考基準,明年視情況再微調。別小看每月多一兩千元,對她們就是多一份喘息的空間。


我知道雇主也有難處。小家庭開銷大,請人已是負擔。但我們不妨算另一筆帳:一份被合理對待的薪水,換來的是什麼?是工人姐姐更穩定的心情、更低的流動率、更主動積極的工作態度,甚至願意精進照護技能。阿蒂的故事就是如此,雇主主動將月薪從17K調至19K,並鼓勵她考取照護員證照,部分補貼學費。結果?阿蒂更用心學習專業技巧,阿嬤得到更妥適的照顧,雇主反而省下了未來可能因照顧不當衍生的醫療或外聘專業看護的巨額開銷。這不是成本,是投資,投資在一個「家」的平穩與和諧。


提升薪資,配套不可少。錢,只是公平的一環。同樣重要的,是給予充分的休息、尊重隱私的獨立空間、暢通的溝通管道、定期的關懷。當工人姐姐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人」、一個「專業工作者」被尊重,而不僅僅是勞動力時,那份歸屬感與責任心,會超乎你的想像。別忘了,一份勞僱合約,綁住的是時間,但真正維繫這段關係長久穩固的,是那份將心比心的真誠與公平對待。


公平的薪資,像是一顆種子。當我們願意把它種下,澆灌以尊重和理解,最終收穫的,是一個更溫暖、更穩固、充滿人情味的家。工人姐姐離鄉背井尋找的不只是薪水,更是一份能支撐她與家人夢想的尊嚴。我們能給的,或許就是這份讓彼此都心安理得的公平。下一次發薪水時,或許可以多想一想,這份薪水,是否真正對得起那雙撐起我們日常的手,以及那顆默默付出的心。


2025-7-29 14:35:51
非常認同!我們家去年開始參照社福團體建議調整薪資,工人姐姐臉上的笑容明顯多了,做事也更主動,整個家的氣氛都不一樣。這筆錢花得值得!
2025-7-29 15:34:59
文章提到階梯式調整很實際,一次漲太多小企業真的吃不消。想問有沒有具體的參考薪資範圍或官方連結可以提供?想確認自己給的是否合理。
2025-7-29 16:27:55
除了薪水,休息時間真的超級重要!看過鄰居家的姐姐幾乎沒休過假,人都憔悴了。雇主將心比心,自己也需要休息啊。
2025-7-29 16:52:14
講到心坎裡… 我是印尼看護,在台灣第七年。遇到願意主動加薪的雇主很少,大部分都說「包吃住很好了」。但我們也想存錢、也想讓孩子讀好一點的學校。謝謝有人幫我們說話。
2025-7-29 17:11:53
很棒的觀點!但想補充一點,政府是否也該有更積極的作為?例如提供雇主稅賦優惠或補助,鼓勵提升家事移工薪資,減輕負擔同時促進公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泡泡宇宙

关注0

粉丝0

帖子745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