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延期年金比較,終極指南挑選最優退休年金方案 ...

延期年金比較,終極指南挑選最優退休年金方案

2025-7-29 13:55:50 评论(0)

午後雷雨敲打著咖啡館的玻璃窗,隔壁桌兩位銀髮族正低聲討論著什麼,隱約聽到「年金」、「利率」、「活太久怎麼辦」的片段。他們眉頭深鎖,桌上散落著幾份保險公司的彩色傳單。這畫面讓我想到,太多人面對「延期年金」這道退休準備的選擇題時,就像在迷霧中摸索。


延期年金的本質其實很純粹:現在或分階段投入一筆錢,讓它在保險公司裡安靜生長,約定好未來某個年齡(比如60或65歲)才開始每年或每月吐錢給你,直到約定期滿或你離開人世。它像個沉默的守財奴,幫你對抗「人還在,錢沒了」的終極恐懼。但問題是,市面上產品多如繁星,條款彎彎繞繞,怎樣才能不被華麗的數字遊戲迷惑,挑中真正適合自己後半生的那一份?


首先得戳破幾個糖衣陷阱。業務員最愛展示的「預期報酬率」,聽起來誘人,但請務必追問「保證部分」有多少。那些動輒5%、6%的漂亮數字,往往夾雜著非保證的「紅利」或「分紅」,像掛在驢子眼前的胡蘿蔔,看得見卻不一定吃得到。金融市場風浪難測,保險公司投資失利時,砍的就是這塊非保證的部分。真正鐵板釘釘的,是合約上白紙黑字的「保證現金價值」和「保證年金金額」。我曾見過長輩的保單,當初說好月領兩萬五,十年後非保證部分歸零,實領竟不到一萬八,晚年生活瞬間緊繃。


挑選時,眼睛得死盯著幾個關鍵處:資金累積期的「保證內部回報率」是核心,這直接關係到你投入的錢能滾出多少鐵打的退休金。接著看提領期的設計,是「保證期固定金額」還是「終身給付但可能遞減」?前者像定存到期,時間到了就結束;後者則賭你長壽,但得留意若市場差,晚年的給付可能縮水。另外,「身故保障」也不能放過。有些產品在累積期身故只退還保費(甚至扣除部分費用),等於白忙一場;好一點的會給保費加些微利息或帳戶價值;最優的是保證至少退回所有已繳保費,等於買了張安全網。


提領開始後的「抗通膨」能力更是重中之重。想想二十年前一碗牛肉麵多少錢?現在呢?若年金給付金額是固定的,三十年後的購買力恐怕只剩一半。有些產品會提供「遞增年金」選項,例如每年增加1%-3%給付,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通常初期給付金額會較低,或需額外付費購買這項權利。這需要精算,評估自己對長壽風險與通膨的憂慮哪個更深。


別忘了隱藏的成本殺手——費用。初期佣金、每月行政費、基金管理費這些林林總總的開銷,像小蟲蛀大樑,會默默侵蝕你的報酬。尤其躉繳型(一次付清)的保單,業務員佣金可能直接從你繳的100萬裡抽走6-8%,你的本金瞬間只剩92萬開始滾動。務必要求業務員揭露所有費用明細,並計算進整體報酬評估。


最後,請殘酷地審視自身狀況。這筆投入是否會排擠到緊急預備金?距離預計提領年齡還有幾年?身體狀況是否良好(影響你賭「終身給付」是否划算)?甚至配偶的財務規劃都得一併考量。年金險像件需要量體裁衣的禮服,隔壁王太太穿得風光,套在你身上可能處處不合身。


記得朋友阿傑的例子。他四十五歲時咬牙買了張十年期繳的延期年金,看中的是65歲起保證月領三萬二直到85歲(若85歲後仍在世則繼續領)。當時他得意於高預期報酬,卻忽略兩大關鍵:一是非保證部分占比過高,二是他家族有長壽基因,奶奶活到98歲。結果去年開始領,受投資環境拖累,非保證部分大縮水,實領僅兩萬四。更嘔的是,合約寫明85歲後若仍在世,給付金額直接砍半。他現在苦笑:「我得祈禱自己別活太老。」


說穿了,挑延期年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最適合你生命劇本的選項。它該是你退休拼圖的一角,而非全部。下決定前,把那些彩色宣傳單擱一邊,拿出計算機、老花眼鏡(如果需要的話),還有對自己晚年生活的誠實想像。數字會說話,但解讀數字的,必須是你清醒的腦袋和對未來的務實規劃。畢竟,這筆錢要養的,是人生下半場的從容與尊嚴。


評論:


  • 看完背脊發涼原來非保證部分這麼恐怖!那如果已經買了非保證佔比高的舊保單,現在該認賠解約還是硬著頭皮繼續繳?
  • 作者提到「保證內部回報率」是核心,但業務員給我的計畫書裡找不到這項數字耶?請問要怎麼自己試算出來?
  • 通膨那段完全打中我!想請教如果預期退休後還有其他房租收入,是否就該捨棄遞增型,選初期給付較高的方案?
  • 文章裡阿傑的例子太真實了!想問如果是五十歲才開始規劃,躉繳一筆200萬,哪種類型的延期年金最能對抗長壽風險?
  • 提到佣金抽佣那段驚醒夢中人請問直接跟保險公司買(不透過業務)真的能省下這些費用嗎?流程會不會很複雜?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果冻飞船

    关注0

    粉丝0

    帖子726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