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心臟病症狀,常見警訊與自我檢測方法

心臟病症狀,常見警訊與自我檢測方法

2025-7-29 13:55:45 评论(0)

那天早上,我在公園散步時,遇見鄰居老張,他臉色蒼白,扶著長椅喘氣,說胸口像被石頭壓著。這種場景讓我心頭一緊,想起自己多年前差點忽略的心臟警訊。心臟病不是電影裡的戲碼,它悄悄潛伏,等到症狀爆發時,往往為時已晚。很多人以為只有劇烈胸痛才算問題,但真相是,早期信號常被誤認為疲勞或壓力,結果錯過黃金治療期。


談到常見警訊,胸悶或壓迫感絕對排第一。這不一定是劇痛,有時像消化不良,但位置在胸骨後方,伴隨輻射到左臂或下巴。記得有次我出差,連續熬夜後,那種悶痛感讓我以為是胃酸逆流,直到爬樓梯時喘不過氣,才驚覺不對勁。另一個關鍵是呼吸困難,尤其在不費力的活動中,比如散步或說話時突然上氣不接下氣。這種感覺不是單純的累,而是心臟供血不足的徵兆,嚴重時連躺平都困難,得坐起來才能呼吸。


心悸也是常被忽略的紅旗。心臟突然亂跳,像小鹿亂撞,持續幾秒或幾分鐘。有些人以為是咖啡喝多了,但當它頻繁出現,尤其在休息時,就得警惕。我遇過一位朋友,總說心跳快得像賽車,檢查後才發現是心律不整。更隱蔽的警訊包括莫名疲勞、暈眩或腳踝水腫,這些看似小毛病,實則是心臟泵血功能下降的跡象。尤其女性,症狀更不典型,可能只表現為背痛或噁心,難怪常被誤診。


自我檢測不是取代醫生,而是幫你早點發現問題。第一步,學著傾聽身體。每天花五分鐘靜坐,感受心跳節奏:是否規律?有無異常加速或停頓?搭配量血壓,家用血壓計很實用,早晚各測一次,記錄數值。收縮壓超過140或舒張壓高於90,就是警報。另一個簡單方法,是觀察日常活動耐受度。試著爬兩層樓梯,如果中途喘不過氣或胸悶加劇,就得重視。別忘了皮膚變化,比如嘴唇發紫或指甲變藍,顯示缺氧。


這些檢測聽來簡單,但關鍵在持續性。我養成習慣,每月做一次自我評估筆記,記錄症狀頻率和觸發事件。當然,一有疑慮,立刻掛號心臟科,別硬撐。預防勝於治療,控制三高、戒菸限酒、規律運動,都能大幅降低風險。心臟健康不是賭博,而是日常的細心經營。


評論:


  • 這篇寫得超真實!我媽最近常說胸口悶,看完後馬上叫她預約檢查,謝謝提醒。
  • 自我檢測的血壓標準有更新嗎?我聽說現在140/90不算高風險了,能補充一下最新指南嗎?
  • 心悸那段好有共鳴,我年輕時總忽略,結果去年確診輕度心衰竭,早點知道就好了。
  • 請問如果腳踝水腫,但沒其他症狀,需要直接看醫生嗎?還是有其他可能原因?
  • 文章很實用,但想問運動建議,有氧和重訓哪個對心臟更好?能分享具體例子嗎?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雲端追隨

    关注0

    粉丝0

    帖子736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