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路上,我常被問到:「怎樣才能在恆指賺錢?」老實說,答案藏在細節裡。恆生指數的開市時間,就像一場賽跑的起跑槍,錯過那一秒,機會可能就溜走了。記得去年,我在香港中環的咖啡廳裡,盯著手機螢幕,等著九點半那一刻——市場一開,價格跳動的節奏,直接決定我當天的成敗。那感覺,像在暴風雨中掌舵,稍不留神就翻船。
恆指的交易時間,固定在香港時間上午九點三十分開市,下午四點收盤。聽起來簡單,但背後藏著玄機。開盤前半小時,我習慣泡杯濃茶,打開交易平台,掃過前晚的國際新聞——美股的收盤、中國的經濟數據,甚至中東的局勢,都可能讓恆指一開盤就劇烈波動。那幾分鐘,價格像過山車一樣飆升或暴跌,新手常被嚇得手忙腳亂,但老手視為黃金時機。為什麼?因為資訊落差最大,有人急著出場,有人搶著進場,價差拉大時,就是撿便宜的好機會。
掌握最佳入場點,不是靠運氣,而是策略。我學到教訓是:別一開盤就衝進去。先觀察前十五分鐘的成交量,如果比平日高出三成,代表市場情緒沸騰,這時結合技術指標,像移動平均線或RSI,就能嗅出趨勢。舉個例子,去年十月,恆指開盤因中美貿易消息大跌,我忍住沒賣,反而在低點分批買入,結果午後反彈,賺了一波。關鍵是設定明確的止損點——別讓貪婪蒙蔽雙眼,虧損超過5%就該收手。
更深一層看,開市時間的影響,不只關乎數字。它牽動心理戰:亞洲早盤的流動性低,容易放大恐慌或樂觀。我遇過不少投資人,開盤時被FOMO(錯失恐懼症)驅使,追高殺低,結果慘賠。要克服這點,得培養「冷靜儀式」——開市前,我會做五分鐘深呼吸,提醒自己:市場永遠有明天。數據顯示,恆指開盤波動率是收盤的兩倍,這不是巧合,而是人性弱點的放大鏡。
歸根結柢,恆指開市時間是門藝術,不是科學。它考驗耐心和紀律,就像釣魚,得等潮水轉向。我建議新手從模擬交易練起,紀錄每次開盤的決策,三個月後回頭看,你會驚訝自己的成長。記住,投資是馬拉松,別被開盤的槍聲嚇倒——穩住節奏,機會自然來敲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