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凌晨急診室的白光刺得人眼睛發痠,擔架上推來的張伯伯整張臉浮腫得像發過頭的饅頭,家屬慌張地扯著我衣袖:「醫生你看他一天只尿一小杯!」護理師掀開他褲管,小腿按下去凹陷的指印久久不散。這已經是本週第三個誤把急性腎衰竭當成普通疲勞的案例。當腎臟突然罷工,每分鐘都有百萬個腎元在死去,而多數人竟對身體發出的SOS渾然不覺。
那種瀕臨窒息的腫脹感,我稱之為「隱形溺水」。腎臟像突然關閉的水閘門,廢物在血液裡堆積成災。最早露餡的常是尿量銳減,但誰會刻意計算每天幾cc尿液?直到發現馬桶裡泡沫久久不散,像被倒進半瓶啤酒;或是傍晚脫鞋時,腳踝被襪緣勒出深溝才驚覺不妙。更狡猾的是疲倦感,明明睡足八小時卻像跑完馬拉松,那是氮廢物毒害神經的陰謀。
最致命的誤判是把腰痛當肌肉痠痛。急性腎衰竭的痛是從後腰深處鑽出來的悶鈍感,像有雙手在體內擰毛巾。上個月建築工老林就是吃顆止痛藥繼續扛水泥,直到解出醬油色的尿才送醫,到院時血鉀濃度飆到7.2mEq/L,心電圖T波尖得像匕首,再晚半小時就可能心臟罷工。記住,當你發現尿色從檸檬汁轉成濃茶,就是腎臟在淌血。
急救關鍵在搶「黃金六小時窗」。曾有個病患誤食姑婆芋中毒,家機靈地用保溫瓶裝他嘔吐物帶來醫院。化驗確認草酸鈣結晶後,我們立刻靜脈注射碳酸氫鈉鹼化尿液,硬是把冒煙的腎元從懸崖拉回來。若發現親友突然少尿合併喘不過氣,快讓他平躺測脈搏,每分鐘超過100下或低於50下都該直衝急診。在救護車上別餵水,水份對罷工腎臟是毒藥。
預防的魔鬼細節藏在日常。我書房貼著張泛黃剪報:某阿嬤連續三天用止痛貼布追八點檔,第四天就被救護車嗚嗚載走。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是隱形殺手,尤其發燒又腹瀉時,脫水狀態下吃顆普拿疼可能就擊垮腎臟。最近天熱,看到工地工人灌完烈酒又猛喝運動飲料要特別警惕,電解質失衡會讓腎細胞像醃過頭的泡菜般皺縮壞死。
今早查房時張伯伯已能自行解尿,護理師舉著尿袋笑說:「從可樂罐升級到寶特瓶啦!」陽光穿過百葉窗在他浮腫消退的臉上畫金線。腎臟是沉默的勞工,當它舉牌抗議時,請聽見那些細微的罷工鼓聲——在清晨過於平靜的馬桶裡,在襪子脫下後遲遲不消的壓痕中,在你莫名沉重的眼皮上。
評論:
「文中提到腰痛像擰毛巾,我最近後腰也有悶痛感,但尿量正常需要就醫嗎?還是要觀察哪些指標?」
「洗腎多年的父親說急性腎衰竭比慢性更危險,請問兩者關鍵差異在哪?是否所有慢性患者最終都會急性發作?」
「上週腹瀉後尿量減少,自己猛喝電解質水卻更喘,看完才驚覺犯了禁忌!想問補水標準究竟看口渴程度還是尿液顏色?」
「作為健身教練很關注橫紋肌溶解症段落,但文中未提運動強度警戒線。請問深色尿出現前是否有更早的肌肉警訊?」
「母親吃降壓藥又有關節炎,文末說NSAIDs傷腎令人焦慮。能否具體列出哪些常見藥名要避開?或替代止痛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