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第一次踏入香港交易市場,那時恆指期指的波動像颱風一樣難以預測,我整夜盯著螢幕,手心冒汗。隨著時間累積,才明白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學會讀懂市場的呼吸。這幾年下來,從虧損到穩定獲利,關鍵在於一套融合經驗與紀律的策略。恆指期指的魅力在於高槓桿與快速反應,但風險同樣巨大;新手常被短期波動迷惑,老手則懂得等待時機,讓趨勢成為盟友。
掌握市場趨勢就像解讀天氣預報,不能只看表面數據。我會先從宏觀角度切入,例如分析中國經濟政策、全球資金流向,或是港股成分股的財報動向。技術面則依賴移動平均線和RSI指標,但別迷信單一工具;記得去年恒生指數因中美貿易戰暴跌,我透過觀察日線圖的支撐位和成交量異常放大,提前嗅到反彈跡象,結果在低點布局多單,賺了一波。趨勢分為短中長期,短線操作靠五分鐘K線捕捉當日波動,中線則看周線圖的形態突破,像是頭肩底或雙底結構,這些都能在實戰中驗證。
操作策略的核心是順勢而為,而非對抗市場。當趨勢明確向上,我會在回調時分批進場,避免一次all-in的衝動;例如用金字塔加碼法,初始倉位小,確認方向後逐步放大。反轉策略更考驗耐心,需結合背離信號和基本面轉折點,像去年恆指因疫情反覆,我從恐慌性賣壓中識別超賣區域,大膽做多。風險管理是獲利的護城河,每次交易前設好止損點,通常不超過本金的2%,並用移動止損鎖定利潤。情緒控制更是關鍵,虧損時別急著翻本,贏錢時也別貪心;我有個習慣,每天收盤後寫交易日記,記錄當下的恐懼或興奮,久而久之,心態就穩了。
獲利技巧藏在細節裡,倉位管理決定成敗。我建議新手從模擬交易開始,熟悉恆指期指的合約規格和保證金要求;實戰時,總資金分配不超過10%到單一交易,避免黑天鵝事件。停利點的設定要靈活,根據波動率調整,例如用ATR指標計算合理目標。別忽略交易成本,頻繁進出會吃掉利潤;我偏好波段操作,持倉幾天到幾週,配合基本面變化。最後,持續學習是永恆課題,多參考財經新聞、參加線上講座,甚至和交易老手交流經驗。市場永遠在變,但紀律和知識是你不變的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