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恒生估值,最新分析與投資策略指南

恒生估值,最新分析與投資策略指南

2025-7-29 13:55:36 评论(0)

深夜翻開港交所的月報,螢幕冷光映著恒生指數那條崎嶇的線。記得去年此時,茶餐廳裡阿叔們還在爭論騰訊能不能重返七百,如今連四百關口都顯得搖搖欲墜。港股這潭深水,表面浮著國際資金進退的漣漪,底下卻暗藏著地緣板塊的劇烈碰撞。估值跌穿十年均線的當下,與其焦慮地數算賬面虧損,不如點盞燈,細看裂縫裡透出的微光。


拆解當前的恒生指數,像剝一顆洋蔥。最外層是聯儲局加息週期的寒氣,美元強勢抽走新興市場血脈,外資撤離的痕跡在港幣匯價與銀行結餘縮減間赤裸裸攤開。掀開第二層,中概股回歸潮帶來大量供應,阿里、京東們像巨鯨擱淺在淺灘,流動性被瞬間吸乾。最核心那層呢?是香港角色轉型的陣痛——當跨境結算有了人民幣新管道,當新加坡搶走家族辦公室生意,舊日的東方明珠該用什麼故事留住全球資本?


估值數字冰冷但誠實。當前恒指預測市盈率跌到9倍,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還便宜三成。國企指數更慘烈,7倍市盈率配上5%股息率,銀行定存都自嘆不如。但便宜不等於會漲,翻開成分股名單:昔日股王騰訊佔權重仍超8%,可遊戲版號寒冬與反壟斷鐵拳讓增長神話蒙塵;友邦保險本是外資寵兒,如今內地客赴港投保通道尚未完全暢通;就連港交所自身,新股集資額排名滑落至全球第六,上市改革紅利正在消退。這些巨頭的轉型陣痛期,恰恰是估值壓縮的病灶所在。


策略需要分層。若你手握十年不用的閒錢,此刻佈局高息國企銀行股像在旱季挖井——市帳率0.3倍的內銀,股息扣除20%稅仍淨收6%,等於市場白送你看漲期權。若是波段好手,科技股彈性依然誘人:美團外賣每單利潤從八毛漲到一塊五的趨勢未變,短視頻帶貨的增量能撐起快手估值,關鍵在精算反彈節奏。最忌諱的是「溝淡」思維,某地產股從三十塊跌到三塊你加碼,再跌到三毛時子彈已耗盡,這類深陷債務漩渦的股票,估值再低也是價值陷阱。


別忽略那些暗流裡的活水。港股通南向資金今年淨買超已破兩千億港幣,他們偏愛電訊三雄與中移動這類現金牛。另類數據更有趣:香港私家醫院預約系統顯示,內地客癌症治療預約量較疫前增四成,這或許暗示醫療股被低估的需求。最近三個月,涉及東南亞業務的港企,股價波動率明顯低於純中資企業,資金正在用腳投票。


我書桌壓著2016年買匯豐的交割單,那年英國脫歐黑天鵝來襲,股價暴跌時進場,收息至今成本早已歸零。當下恒指估值比當年還低15%,歷史未必重演,但韻腳總相似。與其被每日漲跌綁架,不如釐清自己屬哪種投資者:收息族該盯著煤氣公司的派息紀錄,投機客要研究恒指期權未平倉合約的堆積區間,而價值獵人,或許該翻開那些市淨率小於0.5倍的工業股年報——它們的海外工廠正悄悄吃掉歐美同行的訂單。


評論:


  • 分析裡提到內銀股抵買,但地方債問題會唔會拖累佢哋派息?想知點揀最穩陣個幾隻
  • 科技板塊成日話估值修復,但美國禁令陰雲唔散,點判斷幾時真係見底?
  • 文中講到醫療股機會,不過香港醫療股同內地比估值貴咁多,值博率喺邊?
  • 想問吓點睇香港地產股?尤其寫字樓空置率創新高,但部分公司股息仲有8%
  • 南向資金動向個段好有啟發,請問有冇即時追蹤呢類數據嘅可靠途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LogicHarbor

    关注0

    粉丝0

    帖子739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