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開到21度的圖書館角落,我盯著螢幕上「申請已接納」的綠色字樣,咖啡杯底黏著半乾的繳費收據。三週前,這張桌子堆著厚厚一疊持續進修基金(CEF)英文課程申請文件,活頁夾邊緣被翻得捲起毛邊。去年此時,我根本想不到自己會重返校園學商用英文寫作,更沒想到能拿回八成學費。香港這座城市總催著人往前跑,而CEF像是藏在口袋裡的加速券——只是太多人忘了掏出來用。
第一次聽聞CEF是在茶水間,同事阿玲晃著新買的耳環說:「政府貼錢讓我學法文喎!」那語氣像撿到超市限時優惠。後來查證才知,這筆存在廿年的進修基金,早從2002年就默默躺在庫房等市民提取。可惜多數人只當它是新聞標題裡的陌生詞彙,任由每年數億資金在帳面上沉睡。直到某天被客戶郵件裡那句彆扭的\Please be kindly reminded\刺痛,我才認真翻開那本靛藍色《申請人指南》。
申請資格說來簡單: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帶著身份證和住址證明就行。但魔鬼藏在細節裡——你得先墊付全額學費,咬牙熬過課程,考試合格才能請款。我選的商業英語寫作課程標價$9800,開課前先刷信用卡時,指紋辨識按了三次才成功,肉痛得很真實。更磨人的是文書噩夢:課程編號必須精準對應核准清單裡那串CEF/12345/2024格式,差個斜線都可能被退件。記得有晚核對到凌晨,發現某堂週六工作坊竟不在資助名單,驚得立刻致電校務處確認。
選課像在維園年宵挑桃花。政府網站列著上百種英文課程,從基礎會話到航空專業術語應有盡有。我的原則是「三貼近」:貼近職業需求(電郵撰寫技巧)、貼近生活場景(社交媒體應用)、貼近考試時效(IELTS證書兩年有效)。有朋友貪心報了學術論文寫作班,結果每週要啃十頁期刊論文,撐到第四堂黯然退學。別被華麗課程大綱迷惑,翻開課程手冊附錄B,認準那個印有CEF標誌的課程編號才是王道。
申請表遞出後才是耐力賽開端。我在第五個工作天收到缺件通知——原來新身份證背面的「**」符號也要影印。補交後又因銀行帳戶名與身份證有微小差異(英文名縮寫vs全寫)被要求簽聲明書。最煎熬是等審批那三週,每早先查銀行餘額才敢喝咖啡。直到某週三下午手機震動,螢幕跳出:「$7840已存入指定帳戶」,那瞬間像考完DSE收到成績單般虛脫又雀躍。
現在每週四晚衝去銅鑼灣上課,同學裡有想轉行的護士、準備移民的工程師,還有為孫子學英文的潮州阿嬤。當講師拆解跨國電郵的潛台詞時,冷氣嘶嘶吹著我們這群「超齡學生」的筆記本。兩萬五的資助額度像是政府發的進修代幣,重點不在省了多少錢,而是那份「還能往前再探一步」的底氣。下堂課要模擬董事會簡報,我的講稿邊緣還沾著去年被退件的申請表影本墨痕,真是最好的提詞卡。
評論:
請問兼職Freelancer冇MPF紀錄係咪仲申請到?我見申請表要填僱主資料但係我冇
上個月報咗個線上英文課程 點知發現唔在CEF名單!有冇人知邊度有認可嘅網課推介?
被退件三次終於睇到樓主呢篇 原來銀行戶口個名要同身份證100%一樣 我個middle name漏咗dot都唔得
學費資助上限係$20,000 但係點解你寫$25,000?係咪有新調整?
考完試要等幾耐先收到錢?我報咗個密集班下個月尾完結 但怕趕唔切交下期學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