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冬天,我和幾個死黨心血來潮想去北海道看雪,打開訂票網站一看,來回機票居然要兩萬多台幣,當場傻眼。那趟旅行差點泡湯,後來靠著熬夜研究省錢招數,才用不到八千塊搶到票。從此,我像著了魔一樣,把搶平機票當成一門學問,跑遍亞洲、歐洲,省下的錢夠我多玩好幾趟。
機票價格像海浪一樣起伏不定,關鍵在抓準時機點。多數人以為提前三個月訂就好,但真相更微妙。我發現週二下午常是黃金時段,航空公司偷偷放促銷,競爭激烈時價格會瞬間跳水。上個月,我就是盯緊這個時段,搶到飛新加坡的來回票,才花四千塊。淡季也是寶藏,避開暑假或連假,選個冷門日子出發,省錢又避開人潮。
工具用對了,省錢事半功倍。我愛用Skyscanner比價,設定目的地和日期範圍,它會掃描各大航空的波動。Google Flights的價格追蹤功能更神,設定好提醒,手機一震動就代表機會來了。有一次,它半夜通知我飛東京的票降價三成,我立刻跳起來下單,省了五千多。
行程彈性越大,省錢空間越寬。別死守直飛,轉機航班常是隱藏彩蛋。去年飛巴黎,我選了中東轉機一次,票價砍半,還在杜拜多玩一天。日期也別太固執,週三出發週一回,避開週末高峰,機票常便宜三成以上。試著把出發日挪前後一兩天,網站上的報價會讓你驚喜。
累積航空里程是長線投資,別小看它。我辦了張聯名信用卡,日常消費像加油、吃飯都刷卡,點數慢慢堆起來。去年就用亞洲萬里通的點數換到免費飛香港的票。加入航空公司會員,常收到限時優惠碼,有次收到華航的七折碼,馬上訂了沖繩行。
還有個冷門招數:錯誤票價(mistake fares)。當系統出包時,機票會賤賣到離譜價,像去年傳出飛紐約商務艙只賣一萬台幣。但要手腳快,我常逛FlyerTalk論壇或訂閱Secret Flying的郵件,一有風聲就衝。風險是可能被取消,但成功一次就值回票價。
搶平機票像打游擊戰,得耐心蹲點、靈活應變。省下的錢不是數字,是更多冒險的門票。下次計畫旅行前,花點心思磨練這些招數,你會發現世界沒那麼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