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樓按估價,購屋者必學的關鍵策略指南

樓按估價,購屋者必學的關鍵策略指南

2025-7-29 13:54:49 评论(0)

午後雷雨剛停,窗櫺還掛著水珠,手機突然震起來。螢幕顯示仲介阿凱的名字,接起來就聽見他壓低的嗓音:「林小姐,那間你看了三次的公寓,賣家終於鬆口了!」心臟猛跳的同時,指尖卻冰涼——三個月前中意的預售屋,就是卡在銀行估價比成交價低了整整12%,自備款瞬間多出兩百多萬缺口,只能眼睜睜看別人簽約。這次,我死咬著估價功課做了四十五天。


估價落差是購屋暗礁。銀行戴著風險濾鏡看房子,你眼裡的小陽台花園,他們核算的是雨遮坪數;你驚豔的復古花磚,他們備註的是屋齡四十年。某次陪做房貸的朋友衝銀行對質,戴細框眼鏡的估價師翻著厚厚一疊報告:「頂樓加蓋在系統裡就是零價值,漏水紀錄比網紅打卡牆重要。」他推眼鏡的手勢像在敲警鐘。


破解黑盒從地籍謄本開始。蹲在地政事務所影印機旁,發現賣家謄本上的「住工混合」四個字,竟是估價八折的元兇。原來前任屋主二十年前違規隔套出租,雖已恢復住宅樣貌,但謄本註記像刺青洗不掉。後來學乖了,看屋先調「建物登記謄本」與「地籍圖」,工業宅、農地建案、既存違建全無所遁形。


估價師老陳在茶餐廳用筷子沾茶水畫表格:「銀行看區域行情不是看平均數。」他點開手機裡某重劃區實登,同條街的成交價被切成三段落:街口三角窗店面拉高均價,巷尾老舊公寓群壓低行情,真正具參考價值的是中段那七棟五年內華廈。「把目標物件半徑三百公尺內,屋齡±五年、同樓層的成交案印出來,釘在銀行經理桌上。」他夾起菠蘿油笑得狡黠。


香港朋友阿敏的招數更狠。她帶著油漆工衝進待估價的套房,三天內鏟掉出租時貼的劣質壁紙,露出原始磚牆再打磨;拆掉塑膠天花板暴露出挑高四米二的橫樑;最絕是把前屋主隔的兩間衛浴打掉一間,恢復成原始格局圖的單衛浴。「估價師開門時,手電筒直接照向恢復的紅磚牆接縫處,那才是他們要看的骨相。」後來那間銀行估價比預期高15%,關鍵在「違建拆除證明」與「原始結構還原照片」。


斡旋前七十二小時是黃金期。帶著整理好的「估價攻防包」:同社區近期最高成交案影本、屋主自費更新的消防安檢報告、甚至管委會開立的「無海砂屋/輻射屋切結書」,直接約銀行專員到現場。曾目睹買房老手當場掀開天花板檢修孔:「您看這電線全換過,附水電行保固書。」估價師手機鏡頭對準PVC管上的出廠貼紙喀嚓連拍。


雨後夕陽穿透雲層時,阿凱傳來估價報告書照片。銀行數字與成交價差距縮小到3%,手指抹過螢幕上那行粗體數字,喉頭湧上鐵鏽味。這局贏在三個細節:謄本上「道路用地」疑雲透過地籍圖證明是誤登;主臥那道非承重牆敲出紅磚證實非二次施工;而頂樓防水保固書的廠商電話,估價師當場撥通確認。原來所謂的必勝策略,是把房子從皮相到骨血都攤成透明標本。


評論:


  • 工業宅謄本註記真的沒救嗎?我上週看中內湖某案,仲介保證能貸款七成去年買房被估低10%,現在才懂當時仲介叫我簽的「差價本票」有多危險
  • 如果屋主不願配合修復違建,有沒有其他補救方式?比如買履約保證之類的?
  • 銀行估價系統根本是黑箱吧?同棟樓不同銀行估出來差三百萬,該找金管會嗎?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算海拾貝

    关注0

    粉丝0

    帖子773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