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雷陣雨敲打著窗簷,手邊那杯放涼的烏龍茶,讓我想起上週在東亞銀行分行填寫定存申請書的光景。冷氣開得十足,櫃檯後那位資深行員推著老花眼鏡,指尖滑過密密麻麻的利率表時,突然壓低聲音說:「林先生,這張『月月加碼』專案下禮拜三就收攤了,要辦得趁早。」空氣中飄著影印機的臭氧味,還有對數字斤斤計較的氣味。
東亞的定存專案向來像季節限定的櫻花,開得燦爛卻短暫。最近盯盤時發現,他們新推出的「階梯躍升」美元定存,三個月期年利率竟飆破5%,旁邊還用螢光筆標註著「新資金限定」。這讓我想起去年幫母親辦理的「安享盈」專案,利率雖平實卻穩定得像老茶壺煮水,咕嚕咕嚕滾了兩年沒斷過。銀行利率戰場裡,高息專案常是裹著糖衣的藥丸,入口甜,後勁卻藏著「不得提前解約」的苦澀。
仔細翻開專案說明書,那些蟻群般的小字才顯露真容。某個標榜4.8%的優惠方案,角落註記著「限網銀申請」,臨櫃辦理當場縮水0.3%。更別提那種「首月5.2%」的絢麗海報,第二個月起直接跳水到2.8%——活像煙火綻放後的夜空,徒留滿地紙屑。我習慣用鉛筆在DM邊緣計算實際年均收益,當數字從浮誇的廣告詞裡剝離,往往露出樸素的內裡。
外幣定存更是迷霧森林。東亞英鎊三個月期掛著4.1%的誘人燈牌,但匯率換算時點像暗夜裡的捕獸夾。記得前年美元低點時進場,半年後利率賺了三千,匯損卻吞掉五千,那疊綠鈔票捏在手裡,冰得像冷凍庫拿出來的年糕。如今我學乖了,手機裡總開著匯率走勢圖,存款到期前兩週就設鬧鐘盯盤,活像準備伏擊的獵人。
在分行排隊時聽見兩位阿姨的對話很有意思。「我這三百萬拆三筆存啦,到期日錯開才不會被綁死。」戴玉鐲的那位晃著存摺說。這招確實聰明,尤其面對東亞那些「限時加碼」專案。我自己的做法是留三成資金在數位帳戶當游擊隊,看到七天期高利快閃專案就閃電進場,其他主力部隊則鎖在階梯式定存裡,讓利率自己爬坡。
走出銀行旋轉門時,雨後陽光把水窪照得發亮。那位老行員最後塞給我的小卡寫著:「林先生,九月換匯手續費我幫您免了。」金融遊戲裡,白紙黑字的利率是明槍,人情往來的暗箭往往更致命。下次存錢前,或許該先泡壺好茶,把DM攤在檜木桌上,讓數字在茶香裡沉澱出真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