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東亞銀行那天下著毛毛雨,櫃檯經理遞來的熱茶暖得剛好。我翻著定存宣傳單,手指停在「3個月期年利率1.85%」那行,心裡盤算著年終獎金該不該全押下去。隔壁座位的陳太太正抱怨其他銀行利率像溫吞水,她說:「錢放著會貶值啊,找高息定存比等中發票實際。」這話戳中了我——在通膨悄聲啃食存款的時代,利率數字每跳一個小數點,都是真金白銀的保衛戰。
東亞這波優惠像限時特賣,卻藏著魔鬼細節。表面寫著「新資金享加碼」,我追問才知定義嚴格:必須從他行匯入,連自己同名東亞帳戶轉帳都不算。王經理壓低聲音提醒:「週五三點半前入帳才能卡進當日結算,不然白白損失兩天息。」他滑開平板給我看隱藏版攻略——百萬以上大額專案利率能再彈升0.1%,但得臨櫃簽保密協議書,網銀頁面根本找不到這選項。
申請單填到一半,我筆尖頓在「續存約定」欄位。櫃員小林探頭過來苦笑:「很多人勾自動續存,結果到期時利率跌了,錢繼續鎖在低息牢籠。」她翻出上月案例:客戶原可拿1.85%,續存後只剩1.3%還得綁半年。現在我都教客人勾「到期解約」,寧願多跑一趟重辦新優惠。她指甲在注意事項第七條劃了道淺痕:「這裡寫著提前解約利息打八折,但沒說連原始本金都扣手續費。」
手機跳出匯款通知那刻,我盯著「跨行轉帳手續費30元」皺眉。這筆隱形成本常被忽略,若只存十萬三個月,等於先吃掉0.12%收益。轉頭問理財部老手,他掏計算機按給我看:「拆單反而吃虧!單筆三百萬跨行費也是30元,但能觸發VIP分層加碼。」接著神祕兮兮點開內部試算表:「週三存入最划算,卡準季底績效結算日,分行有額外火力爭取彈性利率。」
兩週後收到存摺明細,1.85%後頭跟著星號備註「限時專案」。我撥電話確認,果然三個月後會跳回牌告利率0.8%。東亞定存像場精密狩獵,優惠藏在層層關卡裡——從資金來源、入帳時機到金額門檻,踩錯一步利率就縮水。但當看見利息精準在91天後凌晨入帳,數字比網路銀行試算還多出兩塊七毛,忽然理解那些細節計較的意義:通膨時代的財富守護,本就是一場零錢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