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秋天,我在維也納的街頭突然胃痛得直不起腰,救護車送我去醫院,光急診費就刷掉台幣三萬多。幸好出發前買了旅遊保險,全額理賠下來,否則那趟浪漫之旅差點變成破產噩夢。歐洲旅行聽起來夢幻,但現實是意外無處不在——從阿姆斯特丹的運河摔跤到羅馬的小偷猖獗,沒保險簡直是賭命。
說到必買攻略,別以為隨便抓個保單就夠了。歐洲醫療貴得嚇人,德國看個感冒可能破萬台幣,申根簽證還強制要求醫療險,最低保額三萬歐元起跳。我建議優先選「綜合旅遊險」,涵蓋醫療、緊急救援、行李遺失和行程取消四大塊。醫療部分要確認是否包含門診和住院,最好有直付服務,免去墊錢壓力。行李險呢?歐洲機場丟行李機率高,像我在巴黎戴高樂機場就遇過一次,賠償金幫我買了新相機。行程取消更關鍵,航班延誤或生病去不了,至少能拿回訂金。別省小錢,覆蓋範圍比保費高低更重要——挑保單時,細讀條款,避免「除外條款」陷阱,比如極限運動或預存疾病不賠。
省錢貼士得靠經驗累積。第一招:提前三個月買,早鳥折扣省兩成,線上平台像Klook或Skyscanner比價最方便。第二招:善用信用卡附帶保險,但別依賴它——多數只保航班延誤,醫療額度低。像我常用台新FlyGo卡,搭配獨立保單補強。第三招:選地區型保單,別買全球通用的,歐洲專案通常便宜三成。第四招:家庭或團體投保,三人以上團購價折更多。最後,避開機場臨櫃購買,價格翻倍還保障不足。記住,省錢不等於犧牲品質,挑口碑公司如安達或富邦,理賠速度快,客服24小時多語支援,半夜在柏林也能求救。
深度聊聊陷阱吧。很多人以為「便宜就好」,結果理賠時才發現條款漏洞。例如,行李險若沒列明「現金遺失不賠」,你錢包被扒就只能認栽。申根區要求醫療險需註明「申根適用」,我朋友就因保單漏這項,簽證被拒。還有,別忽略「自負額」條款——低保費可能藏高自付比例,急診費你得扛一半。真實經驗:在巴塞隆納被搶手機,保險公司因我沒即時報警拒賠,學到教訓是隨身帶保單號碼,出事立刻聯繫援助中心。歐洲旅遊保險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花點心思比較,就能用台幣幾千塊買到安心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