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金鋪的霓虹燈剛亮起,我坐在街角茶餐廳啜著凍鴛鴦,隔壁桌兩位師奶激動地比劃手機屏幕:「阿姐你睇!比特幣又衝上萬八美金!」玻璃窗外,中環交易員正快步穿過德輔道中,西裝口袋裡藏著冷錢包。香港這座魔幻都市,虛擬貨幣的脈搏總跳得比別處更熾烈。
上週金管局批出第三批虛擬資產平台牌照,某家老牌證券行突然開放比特幣抵押貸款,門檻低得驚人。我翻開手機裡加密的Excel表,去年此時比特幣還在1.6萬美元掙扎,如今機構投資者持倉量竟暴增237%。深夜收市後約了做OTC的朋友阿Ray在廟街食煲仔飯,他抹著嘴邊的臘腸油光說:「你知唔知連深水埗的找換店都開始收USDT?阿婆拎住現鈔來兌穩定幣,話要匯去菲律賓比銀行平三成。」
真正撼動市場的是四月減半事件後礦工持幣量反常飆升。以往減半後礦場會拋售維持運營,這次全港二十六部比特幣ATM機卻持續淨流入。我在灣仔會展的區塊鏈論壇偷聽到關鍵情報:三家美資基金正透過香港SPV架構建倉,用期權鎖定2.5萬美元以下的承接盤。當夜立即修改交易策略,將定投金額調高40%,還特意選在凌晨三點流動性低谷時分段吃貨。
JPEX詐騙案爆發那週,我親眼見證監管如何重塑市場。證監會閃電公布「可疑平台清單」當日,比特幣香港場外溢價瞬間蒸發15%。如今合規交易所買賣差價縮窄到0.8%,比新加坡還犀利。最妙是港府准許實物申贖的比特幣期貨ETF,等於給大戶開了道安全門。上週幫銅鑼灣某鐘錶大王設定冷錢包,他書房保險箱裡除勞力士彩虹迪還有印著種子詞的鈦金屬板:「放瑞士要簽廿份文件,而家擺香港都得啦!」
新手建議用「燒水壺策略」:每月發薪日固定買等值電費金額的比特幣,三年來我那位賣魚蛋的親戚竟攢到2.3枚。進階玩家要盯著CME期貨未平倉合約,當週數據突破50億美元就該警惕波動。至於重倉大戶,最近中環私人銀行出新招——用比特幣質押借港元買出租物業,年息只要3.8%,比按揭還平。
深水埗黃金商場的礦機鋪悄悄轉型做AI算力租賃,老闆強哥叼著牙籤笑說:「而家挖粒比特幣電費都蝕凸!」這或許正是絕佳買入訊號。當挖礦成本逼近市價,要麼礦工投降引發暴跌,要麼價格必然突破成本線飆升。我的錢包地址裡永遠留著0.5枚不動產,那是2018年在荔枝角網吧用顯卡挖到的,夠買半個車位時沒賣,如今夠換太古城兩房。虛擬貨幣教會我最重要的事:有時緊握比頻繁操作更需要勇氣。
評論:
減半後礦工居然唔急住沽貨?會唔會同近排AI搶顯卡有關?
用比特幣抵押買樓個part好吸引,但係咪要驚銀行突然call loan?
文中提到嘅場外溢價監控,有冇邊個app可以實時睇到?
我阿媽真係拎住八達通去OTC買USDT匯款,而家慳返成千蚊手續費
點解香港比特幣ETF管理費(0.99%)貴過美國三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