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開進保養廠那日,師傅皺著眉頭說變速箱快掛了,修理費夠付三個月房貸。我蹲在滿是油汙的水溝蓋旁,手機螢幕反射著午後刺眼的陽光,銀行貸款頁面花花綠綠的數字跳動著。這才驚覺,原來車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能變出現金的鐵盒子。只是多數人開到報廢,都沒解鎖這個功能。
車貸市場水深得很。車商展間裡西裝筆挺的業務,嘴裡「零利率」、「免頭款」說得輕巧,背後藏的卻是高額手續費和綁約陷阱。更別說路邊掛著「汽車借款」霓虹燈的當鋪,月息3%起跳簡直吸血。真正划算的門路,其實藏在自家往來多年的銀行地下室,那間光線不太好的汽車貸款部門。
去年幫老友處理一台十年Camry貸款,見識到銀行評估的潛規則。信貸專員不會告訴你,車齡超過五年利率自動加0.5%,信用瑕疵者只要拿車當抵押,過件率竟比信貸高兩成。某公股行庫主管酒後吐真言:「我們寧可要會跑路的抵押品,也不要空口說白話的薪轉證明。」
高雄張先生的故事很經典。他拿老婆名下的Tiida向銀行增貸,原本只想貸三十萬修繕老家屋頂,行員翻完聯徵紀錄後挑眉:「你這車殘值至少五十萬,要不要順便貸筆裝修金?」結果他用2.88%利率拿到四十五萬,比信用貸款省下近六萬利息。關鍵在於他帶著完整保養紀錄去談,證明這台車值得押注。
別被「超低月付」迷惑雙眼。某上市車商推的五年貸款方案,前六個月每月只繳2888元,第七個月卻暴增到近萬元。後來在契約書夾頁小字發現「階梯式還款」條款,頭期款等於用後期高月付填補。真正省錢的招數是「縮短年期」,同樣貸六十萬,五年期總利息比七年期少繳一台iPhone。
上個月陪鄰居陳太太跑三家銀行比價,見證利率殺價的藝術。先用A銀行給的2.99%利率單壓B銀行經理:「隔壁願給到2.8%,但我更信賴你們服務。」當對方面露難色時,不經意提起先生是教師身分。最後靠著「軍公教專案」拿到2.68%,省下的錢夠加兩年汽油。
記得留條後路。當年急著換車把老March拿去融資,三個月後接到獵豹金融的查封通知才驚覺合約寫著「逾期三期立即拖吊」。後來學會在簽約時用紅筆圈出「提前清償免違約金」條款,並確認過戶文件是否註記「禁止異動」。現在抽屜裡還收著某銀行經理的名片,背面寫著他親筆承諾:「只要正常還款六期,隨時可轉貸降息。」
方向盤握在自己手上才踏實。下次看到愛車刮痕別心疼,那可能是幫你滾出創業基金的抵押品。但記著車是載著全家人奔馳的鐵殼,別讓還款壓力變成油門踏板下的定時炸彈。找張便條紙寫下這行字貼在遮陽板:「這台車最高可借○○萬,利率勿超過○%」——這比平安符更能保你行車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