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財務時,發現活期儲蓄存款的利率差異大得驚人,明明都是放錢在銀行,有些帳戶的利息卻高出一大截,這讓我忍不住深入研究一番。畢竟,錢放在那兒不動,能多賺一點是一點,尤其現在通膨這麼兇,利息太低簡直是讓錢包縮水。如果你也好奇哪些帳戶能讓活存變「高息」,不妨跟著我的腳步看看。
活期儲蓄存款的最大優點是流動性高,隨時能提領,但傳統銀行的利率常低到0.1%以下,幾乎等於沒賺。不過,這幾年數位銀行崛起,推出不少專案,利率能衝到1%以上,甚至接近2%,前提是得符合一些條件。像台新Richart就很熱門,新台幣活存利率最高到1.2%,只要每月用App轉帳幾次或綁定支付,門檻超低,適合小資族;國泰KOKO也不錯,主打年輕人市場,利率同樣在1.2%左右,但得維持帳戶餘額5萬元以上,否則會掉到基本利率。
比較起來,玉山數位帳戶的彈性更大,利率約1.1%到1.3%,開戶時還能搭配外幣優惠,整體CP值高;永豐大戶則是分級制,餘額50萬內利率1.5%,超過就降,適合資金量中等的人。另外,第一銀行iLEO也有亮點,利率1.2%起跳,重點是沒啥複雜要求,開戶線上搞定,省去跑銀行的麻煩。當然,這些數字都是浮動的,銀行常根據市場調整,像我去年用的某帳戶,利率就從1.5%掉到1%,所以得定期追蹤公告。
選高息活存帳戶時,別只看利率數字,細節才是魔鬼。有些帳戶設最低存款門檻,比如低於1萬就沒利息,或是要求每月交易次數,沒達標利率直接砍半。開戶前,務必確認身份驗證流程,多數數位銀行支援線上辦理,但得準備雙證件和健保卡;實體銀行則可能需臨櫃,耗時間。另外,利率優惠常有期限,像首年高息、次年遞減,建議搭配定存或投資分散風險,別把全副身家押在一個帳戶。
總的來說,活存也能變聰明理財工具,關鍵是選對帳戶並活用規則。我現在就把日常開銷錢放Richart,賺點小利息,大筆資金則分到其他高息選項。市場變化快,多比較才不吃虧,下回再聊聊定存策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