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的旅店選得巧,整趟旅程就活起來了。這幾年跑了十幾趟泰北,從背包客棧到雨林樹屋都睡過,才懂所謂「好住宿」不在價碼高低,而是能否讓你和這座城市呼吸同頻。分享幾家讓我退房時會捨不得拍門框的住處,還有連在地人都點頭的省錢門道。
古城東門護城河邊的「柚木老時光」,老闆娘諾伊把祖傳三代的蘭納老宅改成八間房。清晨五點被僧侶托缽的腳步聲喚醒,推開雕花木窗,柚木香混著隔壁炭烤香蕉葉糯米飯的焦香飄進來。浴室牆面用清萊藍廟同款碎瓷拼貼,水龍頭流出的是山泉水。最絕是頂樓露台,盤腿坐著剝紅毛丹,看雙條車在塔佩門前甩尾轉彎,像看一齣永不謝幕的街頭劇場。記得拜託諾伊留面向寺廟的邊間,雨季時躺在床上能看見素帖山吞雲吐霧。
想當幾天叢林野人?湄登河谷的「霧中懸籃」值得顛簸那小時山路。二十棟竹編鳥巢屋掛在懸崖邊,淋浴時雲霧會從腳底鏤空地板鑽進來。有天半夜被「咚」的悶響驚醒,手電筒照見陽台地板上滾著顆野荔枝,抬頭望見長臂猿黑影晃過樹梢。管家說牠們常拿果子換香蕉,果然清晨門把掛著芭蕉葉包的糯米飯,樹梢蹲著毛茸茸的「快遞員」。帶件抓絨外套,海拔千米的夜裡呵氣成霜,火塘邊烤著小玉米聽克倫族嚮導講山神傳說,手機沒訊號反倒成了恩賜。
寧曼路文青別死盯網紅店,巷子深處「書蟲公寓」才是寶藏。整面三層樓書牆專收絕版旅行文學,吧台用老印刷機零件改造。某夜翻到1972年《孤獨星球》清邁初版,地圖上標註的咖哩攤居然還在營業。老闆阿詹原是雜誌編輯,能報給你寺廟壁畫修復師傅的茶攤位置,或哪間陶藝工作室肯讓外人踩轆轤。最驚喜是房價含私人定製早午餐,我的泰北拼盤裡有蝶豆花糯米飯配炸豬皮,裝在鑿木成的船型碗裡。
省錢訣竅藏在時辰裡。潑水節前週三午後常突現空房,因歐美客誤算泰曆新年日期;盯緊本地航空會員日,去年八月買過曼谷航空「含稅加住宿」套票,四星酒店泳池房三晚才台幣四千二,比單訂機票還便宜。週日市集收攤時跟攤主搭話,試過用兩包檸檬糖換到長康路民宿的員工折扣房。
記得帶條舊T恤當睡衣。清邁水土養人,卻專治嬌貴布料,某次真絲襯衫被山風吹成蕾絲網的教訓太深刻。最後小聲提醒:慎選有「無邊際泳池」的酒店,上個月目睹某網紅在池邊擺拍三小時,起身時腳滑摔進池子,GoPro錄下的尖叫比長臂猿還淒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