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皮夾裡的信用卡,翻到那張被我長期冷落的渣打Simply Cash卡,突然想寫點真實心得。這張卡在網路上討論度不高,既沒有網紅狂推,也沒砸大錢廣告,但它像個低調務實的老朋友,默默幫我省下不少咖啡錢。如果你厭倦了複雜的回饋規則,或剛踏入信用卡理財這塊,這張「無腦刷」神卡可能意外適合你。
記得三年前申請時,純粹被它「免年費」吸引。當時官網標榜「不限通路1.88%現金回饋」簡直像沙漠綠洲——畢竟多數神卡都有門檻,超市要認明、加油得指定、網購看平台,刷錯就只剩0.5%。有次在巷口老麵店結帳,老闆娘皺眉看著我掏出某張熱門卡:「少年欸,我們這種小店只收現金啦!」當下突然懂了一張「去哪刷都給回饋」的卡有多重要。
但別被樸素外表騙了!它的強項藏在細節裡:回饋直接折抵帳單,不用集點換垃圾。我有張百貨聯名卡,累積三年點數最後換了個占空間的陶瓷鍋,從此對「兌換型」卡片敬謝不敏。Simply Cash每月自動把回饋金灌進帳戶,看著帳單上「-NT$387」比收到禮券還踏實。
更隱藏版的是它對「非刷卡場景」的包容性。多數人不知道,連繳稅、醫院掛號費這種銀行最討厭的消費,它照樣給1.88%。去年幫長輩刷了兩萬多塊健保費,回饋金居然能抵掉半個月停車費。當然要提醒:代扣公用事業費如水電瓦斯通常排除,這點官網小字得瞪大眼看。
近期最大亮點是新戶禮——核卡三個月內刷滿NT$15,000,直接送NT$1,800現金。換算等於前三個月回饋率飆破12%!但魔鬼在期限:消費認定以「入帳日」為準。我曾幫朋友算過,他壓底線在月底刷了筆大額,結果商家請款拖了三天,硬生生少拿NT$1,800。建議壓NT$18,000比較保險,畢竟超商小額消費入帳也可能延遲。
申請技巧方面,渣打對「信用小白」意外友善。當初我只附半年薪轉證明就過件,額度卻給到月薪兩倍。關鍵在填表時勾選「接受電子帳單」和「設定自動扣繳」,銀行降低呆帳風險,核卡機率自然高。不過要注意,它對短期密集申辦信用卡很敏感,三個月內若申請超過三張他行卡片,建議緩緩。
這卡當然有痛點:回饋率1.88%在現今市場不算頂尖,國外消費2.5%也被許多新卡超越。它最適合兩種人:一是懶得記回饋規則的「怕麻煩族」,二是常在傳統市場、小吃攤、診所等非連鎖店消費的人。當你發現某個月在超市、加油站的消費占比低於七成,這張卡的價值就浮現了。
用了三年,它像張安全網接住所有「不被其他信用卡寵幸」的消費。前陣子刷了筆冷氣維修費NT$8,000,回饋NT$150看似不多,但若用其他卡可能連1%都拿不到。信用卡理財從來不是追逐最高回饋,而是讓每分錢都在適合的位置發酵。
評論:
請問國外線上訂房用這張刷,2.5%回饋要手動登錄嗎?看官網寫限「實體」海外消費有點困惑
繳稅回饋1.88%是真的!但去年刷十萬只拿到NT$1,880,後來發現有銀行推繳稅神卡給2%,建議大額稅單還是比價
這張卡搭配街口支付在夜市攤販掃碼,回饋認列超穩,連買鹹酥雞NT$80都拿到NT$1.5回饋金
有人遇過回饋金延遲入帳嗎?我上個月帳單沒看到折抵,客服說是系統分批處理
剛收到核卡通知,但新戶禮NT$1,800活動只剩兩週,現在刷保費來得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