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起行李,踏上返鄉路嘅香港人,總要面對隔離程序呢道關卡。疫情下嘅通關政策變動頻繁,上個月親自走完深圳灣口岸全流程,發覺細節多到似考場應試,少帶份文件都可能被攔喺關口。
出發前七日就要開始預熱,手機裝定「健康驛站」同「海關旅客指尖服務」兩個App。健康驛站預約係場硬仗,朝早十點開放名額,試過用三部手機同時搶,網速慢半秒就見「已滿員」紅字。記住提前影定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報告上必須有衞生署認可機構嘅紅色圓章,上次見隔離位師奶用私家診所報告,當場被請去重新檢測。
過關當日著風褸最實際,深圳灣口岸個半露天通道寒風刺骨。過香港關仲係行自動通道,但踏入內地段即刻要交手機——關員會當面查健康驛站綠碼同核酸報告日期,有人將採樣時間當成檢測時間,結果差兩小時就被攔低。最緊要係申報海關黑碼時如實填寫香港住址,試過有人寫酒店地址,結果要現場聯絡業主補證明。
分流區紅藍凳決定命運,目的地寫廣州嘅坐紅凳等跨市專車,深圳居民坐藍凳分區。工作人員遞嚟張《入境旅客軌跡卡》,連十四日內去過邊間超市都要填,我老實寫去過旺角惠康,即刻多份流調問話。等車時派發嘅愛心包有驚喜,除咗口罩酒精,仲有罐裝八寶粥同即沖紫菜湯。
酒店盲盒開獎最刺激,上旅遊巴前只知去龍崗區。車程中收到防疫辦短信先揭盅——我被分到橫崗維也納,房費每日380蚊。入房見窗台有鐵絲網都唔意外,反而驚喜發現可以收香港電視台。每日朝早七點半準時拍門做核酸,棉簽捅得深過香港,頭三日喉嚨都有啲扯住痛。
隔離到第五日突然收到通知話大廈有確診,成棟樓延長隔離七日。即刻打去前台理論,點知對方淡定回應:「您房號喺確診者垂直樓上,按新規屬高風險。」最後靠朋友寄嚟瑜伽墊同Switch打發時間,建議大家行李塞定解悶神器。
解除隔離前日要搞「雙檢測」,鼻咽拭子加血清抗體。拎住解除隔離證明出閘嗰刻,睇住街上冇貼封條嘅商舖,先真正感受到自由嘅味道。不過手機仲要keep住綠碼十四日,試過有朋友去超市掃唔到場所碼,即刻被帶去驗核酸。
返內地隔離似場耐力賽,最緊要帶夠文件同耐性。記住政策成日變,出發前掃多次「深圳本地寶」公眾號更新資訊,隨時可能殺出個新要求。拖喼過關時不妨帶多幾包即沖奶茶,深夜等車時暖住手心,都係種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