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社區中心的公屋申請諮詢櫃檯前,隊伍排得老長。空氣裡瀰漫著一點點焦慮和期待。排我前頭的阿伯,手裡緊攥著幾張表格,眉頭深鎖,跟職員反覆確認:「阿妹啊,我咁樣填白表啱唔啱?定係應該填綠表啊?」職員耐心解釋,但阿伯臉上的困惑似乎沒完全散去。這情景,每年都不知要上演多少回。白表、綠表,這兩個顏色,對許多渴望改善居住環境的香港人來說,是希望的入場券,卻也常常是第一個讓人「頭痕」的關卡。
講真,當年我第一次接觸這兩份表,也曾在網上爬文爬到眼花,官方文件字又多又密,讀完好似明咗,一落手填又心大心細。白表綠表,表面睇只係顏色唔同,但背後代表的資格、遊戲規則、甚至係排隊嘅「賽道」,都係兩碼子的事。填錯咗,唔單止浪費時間,可能連入場資格都即刻冇咗,真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白表,張紙係米白色嘅(或者叫淺色啦),佢嘅全名係「居者有其屋計劃(白表)申請表」。呢張表,係畀啲 唔係 住緊公屋,但又符合入息同資產限額嘅 一般市民 申請嘅。重點係「非公屋住戶」。你係租緊私人樓、住緊劏房、甚至係同家人夾份供緊層樓但人均面積好細、或者係冇擁有物業嘅家庭,只要收入同資產唔過上限,都有機會可以透過白表,去抽新居屋或者買居屋第二市場嘅單位(即係未補地價嘅二手居屋)。白表嘅競爭,真係可以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嚟形容,因為合資格嘅人實在太多。
綠表呢?佢張紙係深草地綠色,好易認。全名係「居者有其屋計劃(綠表)申請表」。呢張表嘅對象,就係 現有公屋住戶,或者啲 獲批有效公屋申請並已獲編配公屋但未簽約入伙嘅人士(呢點好關鍵)。簡單講,綠表係畀「公屋體系內」或者「即將進入公屋體系」嘅人,用嚟 申請購買居屋單位。綠表人士買居屋,最大嘅優勢係 免補地價!呢個優惠,慳返嘅錢可以係幾十萬甚至過百萬,吸引力爆燈。而且,通常綠表嘅申請人數會比白表少,中籤嘅機率相對會高啲(當然都要睇具體屋苑同申請人數)。
講到資格,真係要逐隻字睇清楚。白表睇嘅係你整個家庭嘅 總入息 同 總資產淨值。政府每年都會按通脹同市場調整呢個限額,一定要查最新嘅數字。打個比喻,如果限額係家庭月入三萬八,資產一百萬,咁你家庭嘅收入同資產就要同時低過呢兩個數先有資格申請。綠表呢?佢嘅資格核心唔係睇你收入資產有幾高(當然,你要有錢買樓啦),而係睇你 是否具備有效的公屋租約,或者 是否持有房署發出嘅「保證書」(即係已獲編配新公屋但未簽約)。只要你係呢兩類人,基本上就合資格用綠表申請買居屋。
申請嘅目標物業都略有不同。白表申請者,主要目標係 新一期推售嘅居屋單位,或者係 居屋第二市場(未補地價嘅二手居屋)。綠表申請者,同樣可以抽新居屋同買第二市場,但佢哋仲多一個獨有嘅選擇:房協嘅「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 單位。呢點係白表人士冇嘅權利。
成日聽到人問:「如果我用緊綠表抽新居屋,但抽唔中,會唔會影響我本身嘅公屋戶籍?」呢個真係超級常見嘅誤解!好重要:使用綠表申請購買居屋,無論成功與否,都絕對不會影響你現有嘅公屋租約! 你抽唔中,咪繼續安安心心住你嘅公屋囉。除非你好彩抽中咗,並且決定購買,咁你就要按規定交還你嘅公屋單位。呢個係「轉移」,唔係「取消」。
另一個關鍵位係「轉表」。有冇得轉?好多人幻想緊,可唔可以兩邊落注?答案係:絕對唔可以同時申請白表同綠表! 房署系統會查,重複申請會被DQ(取消資格)。至於轉換,只有一種特定情況:如果你本身係白表申請者,在申請期間成功獲編配公屋並簽訂租約,咁你就可以在指定限期內,帶齊證明文件(新公屋租約),向房署申請 由白表轉為綠表 繼續參加該期居屋申請。記住,係「獲編配並簽約」先得,淨係收到編配信未簽約都未算。相反,如果你本身用緊綠表(即係公屋戶),係唔能夠轉做白表申請嘅,因為你已經唔符合白表「非公屋住戶」嘅基本資格。
點樣揀?真係要睇自己身處咩位置。如果你係公屋住戶,或者好快就上到公屋(已經有「保證書」),咁綠表係你嘅不二之選,免補地價嘅優惠實在太吸引,中籤機會亦相對高。但如果你唔係公屋戶,私人市場又上唔到車,咁白表就係你參與資助房屋市場嘅主要途徑,雖然競爭激烈,但係一個重要嘅機會。策略上,白表申請者要更精準計算自己嘅分數(如有)、更留意市場資訊;綠表申請者則要確認清楚自己嘅資格狀態,特別係「保證書」嘅有效期。
最後,無論揀邊張表,填表前真係要做足功課。房署網站有晒最新嘅申請資格、入息資產限額、申請時間表同所需文件清單。唔好靠「聽人講」,自己核實最穩陣。當年我幫親戚搞,就係因為佢漏咗一份銀行月結單正本(以為副本得),結果要撲來撲去補文件,搞到一頭煙。所有證明文件,正副本都要準備齊全,跟足要求。交表前,最好搵多個家人幫手對一次,避免填錯資料,手尾長。
白表綠表,兩張顏色紙,承載住好多香港人嘅置業夢。搞清楚自己屬於邊個「賽道」,唔好畀顏色迷惑,先係成功踏出第一步嘅關鍵。記住,機會係留俾準備好嘅人,而準備嘅第一步,就係認清自己手上應該拎起邊一張表。祝大家好運,早日上到心儀嘅安樂窩!
評論:
多謝分享!解釋得好清楚,終於明點解親戚叫我媽用綠表申請。想問下如果本身係公屋戶,但個仔想用自己名抽新居屋(佢收入夠自己申請白表),係咪可以分開申請?會唔會衝突?
「保證書」狀態用綠表呢點真係好重要!我朋友就係等緊新公屋簽約,以為要等入咗伙先可以申請綠表買居屋,原來未簽約都得?咁係咪要主動同房署講?
講中晒心聲!當年填表真係驚填錯,仲特登走去房屋署問。想補充一點,而家綠表買第二市場居屋,好似連房協啲「住宅發售計劃」單位都可以買?白表就唔得,呢個優惠真係好大。
資產計算是點計?定期存款、股票呢類流動資產點計?如果層樓仲有按揭未供完,係計資產定係負債?呢部分可以再講深入少少嗎?
如果本身係白表申請緊,期間突然收到公屋編配信(但未簽約),咁係咪要即刻通知房署轉綠表?定係要等到正式簽咗租約先可以轉?轉表會唔會影響原本個申請號碼或者排隊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