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四年前那個陰雨綿綿的午後,我坐在空蕩蕩的辦公室裡,桌上堆滿了催債信件,手機響個不停,全是銀行打來的催繳電話。那一刻,我徹底明白,自己破產了。生意失敗、投資失誤加上一場突如其來的經濟風暴,把我從高峰狠狠摔到谷底。帳戶歸零,負債累累,連房租都付不起,只能暫時寄居朋友家。那種絕望感,像是掉進黑洞,呼吸都困難。每天醒來,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這輩子完了嗎?
破產後的日子,簡直是場惡夢。我搬出原本的公寓,擠進一間狹小的分租套房,三餐靠泡麵和超商即期品打發。為了還債,白天做兼職送貨,晚上到速食店打工,常常凌晨才回家。身體累到快散架,心裡更煎熬,親友的異樣眼光、社交圈斷絕,自尊心碎了一地。那段時間,我學會了省錢的極致藝術:走路代替搭車、自己剪頭髮、用二手物品過日子。但最痛的,是看著家人擔心卻無能為力。深夜裡,我會問自己:為什麼走到這一步?原來,年輕時的狂妄自大,以為投資能一夜致富,卻忽略風險管理,加上過度消費,債務像雪球越滾越大。
轉捩點發生在破產後半年。某天,我在圖書館翻到一本舊書,講財務重生的真實故事。作者也是從零開始,靠著小步累積翻身。那本書點醒了我:破產不是終點,而是重新學習的機會。我開始瘋狂吸收知識,每晚花兩小時研究理財基礎,從預算編制到債務整合,免費線上課程成了救星。同時,我逼自己面對錯誤,列出所有債務清單,和債權人協商還款計畫。過程很磨人,銀行態度冰冷,但堅持溝通後,終於談成分期付款,壓力減輕不少。
重建財務的路,像爬陡峭的山坡,每一步都得穩紮穩打。我先從儲蓄下手,無論收入多微薄,強迫自己存下10%,哪怕只有幾百塊。這筆錢成了緊急基金,擋住意外開支。接著,我提升技能,報名夜間進修班學數位行銷,半年後找到正職工作,收入穩定些。節流之外,開源更重要:我利用週末接案寫文案,慢慢累積額外收入。最關鍵的是心態轉變:不再追求快速致富,而是專注長期規劃。四年下來,我還清了八成債務,信用評分從谷底回升,現在有了一小筆投資本金,放在低風險標的如指數基金,讓錢自己滾動。
如今回顧這趟旅程,破產教會我的,遠比金錢更珍貴。它逼我直面脆弱,學會謙卑和紀律。財務重生不是魔術,而是日復一日的選擇:控制慾望、堅持儲蓄、持續學習。如果有人問我,從零翻身最難的是什麼?我會說,是相信自己能改變。現在,我過著簡單但安穩的生活,偶爾分享經驗給陷入困境的朋友。人生總有風暴,但破產後的四年,證明只要不放棄,黑暗終會透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