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美債價格走勢分析與投資策略

美債價格走勢分析與投資策略

2025-7-29 13:53:16 评论(0)

深夜盯著美債殖利率曲線圖,螢幕藍光映在臉上,想起去年十月那波劇烈倒掛,手指不自覺敲著桌面。那陣子市場恐慌蔓延,連華爾街老手都說「這次不一樣」。二十年債券市場打滾的經驗告訴我,恐慌往往藏著機會,但這次的風暴眼,似乎旋轉得特別詭異。


美債價格這半年像坐雲霄飛車。聯準會鷹派言論一出,十年期公債價格應聲下跌,殖利率飆破4.5%那晚,交易室裡電話響個不停。有位退休教師在電話那頭聲音發顫,她持有的20年期國債ETF單週跌掉8%,「不是說債券最安全嗎?」她問得我胸口發悶。債券市場的寧靜假象被徹底撕開,利率風險赤裸裸攤在所有人眼前。


拆解這波震盪的核心,是通膨幽靈與政策轉向的生死鬥。我翻著1970年代的債市資料,發現驚人相似性:當CPI連續站在5%以上,債券熊市平均持續22個月。但這次不同在「黏性通膨」——服務業工資與住房成本像嚼過的口香糖,死死黏在高點。上週五非農數據公布時,我盯著螢幕上跳動的薪資成長率數字,知道聯準會的降息劇本又要重寫。


債券價格與利率是蹺蹺板兩端。有個農產品批發商客戶的比喻很妙:「這就像囤蘋果,央行突然宣布明年蘋果大豐收(升息預期),你倉庫裡的現貨蘋果(既有債券)馬上貶值。」尤其長期債券,對利率變化更敏感。去年有位科技新貴重押30年美債,殖利率上揚0.5%就讓他帳面虧掉兩台保時捷,關鍵就在「存續期間」這把雙刃劍。


眼下佈局要像老練的獵人。我開始分批買進兩年期短債,殖利率站上4.8%時就撿幾張,像在暴雨天沿路撿被吹落的成熟果子。同時握著現金等核彈級訊號:當十年期與三個月期利差倒掛超過100個基點,就是長債進場的烽火台。更偷偷觀察「垃圾債利差」,當它們開始異常收斂,往往預告投資級債券將要啟動——這招從我師父那偷學的市場溫度計,比華爾街報告還靈。


最近常約在巷口麵攤聊天的退休船長說得好:「暴風雨裡要抓緊錨鏈,但別綁死自己。」他將三成資金鎖定五年內到期的TIPS抗通膨債,另外兩成放在浮動利率公司債。上個月市場恐慌時,他反而加碼被錯殺的投資級公司債,現在帳面浮盈已夠支付半年環球船票。這種彈性,正是債市生存的關鍵肌肉。


債市從來不是安樂椅。凌晨三點掛著限價單等非農數據的我,看著K線圖突然想起父親的話:「海浪打來時,別急著游向深海。」當十年期殖利率衝破5%的恐慌時刻,我反而將準備買房的頭期款挪三成買進七年期債券。不是瘋狂,是算準房貸利率若續漲,債券虧損遠小於購屋成本飆升——這才是真正的風險對沖。


評論:


  • 通膨黏性那段點出關鍵!但想請教當服務業工資僵固時,優先布局抗通膨債還是高評等公司債更有效?
  • 您提到垃圾債利差當先行指標,能不能舉個實際案例?去年底利差收斂時進場的話現在報酬如何?
  • 退休教師那個例子看得心有戚戚焉是否該把20年債ETF換成短期債券基金?已跌15%實在捨不得認賠
  • 文末的房貸對沖策略太實用!但七年期債如果遇到聯準會意外升息,會不會兩頭虧?
  • 不同意「現在買長債」的觀點!殖利率曲線還深陷倒掛,歷史經驗顯示經濟衰退前長債表現更差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星圖繪客

    关注0

    粉丝0

    帖子753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