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買蘋果股票時,手指懸在手機螢幕上猶豫了十幾分鐘,不是擔心股價,而是煩惱該用哪個平台下單。那時雪盈和老虎的廣告鋪天蓋地,開戶優惠一個比一個誘人,像兩盤香氣四溢卻不知底料的佳餚。十年過去,兩個帳戶我都在用,錢包裡的碎銀子告訴我:優惠只是魚餌,咬鈎後的體驗才是真功夫。
老虎證券的迎新禮向來直接,去年用新資金入金2萬港幣,直接送了一股騰訊,當時市價約三百多港幣。今年改成抽獎模式,最高能拿特斯拉股票,中獎率嘛像在廟街抽福袋。雪盈則像個精算師,分階梯給福利:入金1萬美金送50美金交易券,加到2萬再給25美金,適合資金雄厚的朋友慢慢解鎖。但要注意,兩家送的股票或禮券都有180天鎖定期,期間賣出會被追回,這點小字條得拿放大鏡看。
真正掏空口袋的是那些隱形費用。老虎的美股佣金標榜「低至0」,但暗藏交易所費和監管費,每筆交易至少收1美元。買賣騰訊這類港股時更明顯,老虎按交易額0.03%收,雪盈收0.08%但設最低38港幣。上個月我買了五萬港幣的小米,老虎收15港幣,雪盈硬生生扣掉38港幣,差價夠吃兩碗九記牛腩。
平台用起來是兩副脾氣。老虎的介面像網紅咖啡廳,圖表花花綠綠,新聞推送頻繁,適合喜歡熱鬧的新手。有次凌晨三點想加倉特斯拉,手指一滑就完成訂單,順暢得讓人忘記時差。雪盈則像老派證券行,連結著紐交所的報價深度簿要額外申請權限,但能看到買賣五檔的堆單情況。去年港股某科技股閃崩時,我盯著雪盈的簿記看見底部有巨量買單托著,硬是扛住沒割肉,省下幾萬塊學費。
融資利率最能見真章。今年三月急需周轉,老虎報出年化6.8%的美元融資利率,雪盈給到5.2%。別小看這1.6%差距,借十萬美金半年能省八百美金,夠帶家人去赤柱吃海鮮。外匯兌換更是暗箭難防,老虎宣稱0匯差,實際用離岸人民幣匯率加價0.3%;雪盈直接標明0.15%貨幣轉換費,反而少些貓膩。
開戶文件也藏著魔鬼細節。老虎允許台灣用戶用居留證+駕照開戶,三工作天就能交易。雪盈堅持要護照影本加水電帳單,審核拖到一週。有朋友急著打新百度港股,錯過認購期氣得跳腳。但嚴格有嚴格的好,去年雪盈提前三個月通知我要更新證件,老虎等到帳戶被凍結才發郵件,差點誤了AMD的加倉時機。
羊毛終究出在羊身上。與其盯著開戶禮,不如算清三筆帳:你習慣頻繁交易港股還是美股?帳上常備資金有多少?敢不敢用融資槓桿?我現在用老虎炒港股當沖,雪盈做美股長線倉,兩邊優惠都吃到。記住,券商不是婚姻,腳踏兩條船反而能走更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