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明,一個在台北上班的小職員,平時最愛研究稅務省錢小撇步。記得去年報稅季,我幫爸媽申請額外父母免稅額,結果省下近萬元台幣,那感覺就像撿到紅包一樣爽快!今天想用這篇分享我的實戰經驗,希望能幫到正在煩惱稅金的你。
額外父母免稅額不是啥神秘東西,它就是政府給的福利,讓你能從所得稅中扣掉扶養父母的費用。台灣稅法規定,如果你爸媽年滿60歲或無謀生能力,每人每年可免稅額12萬左右。但很多人不知道,申請時有些細節能讓你多省幾千塊。像我家爸媽都退休了,我仔細研究條款後,發現合併申報加上時間安排,效果差超多。
申請資格其實不難,重點是證明父母依賴你生活。我當初準備文件時,跑去戶政事務所調戶籍謄本,上面要清楚標示同住或扶養關係。還得附上爸媽的身分證影本和收入證明,如果他們沒工作,就寫個切結書聲明。記得那年我媽剛好住院,醫療收據也一併附上,稅務員說這樣更能強化申請。最常出錯的是時間點,每年五月報稅前就要搞定,拖到六月可能來不及。
最大化省稅的秘訣在於策略運用。舉個例子,如果夫妻都扶養同一個父母,可以協調誰的稅率高就由誰申報,這樣扣抵更多。我朋友阿華就是這樣,他薪水比我高,單獨申報岳母的免稅額,省了15%。另外,別忽略撫養親屬的額外加碼,像身心障礙證明能多扣20萬。我建議平時就養成收集單據習慣,醫療費、保險費全留著,報稅時一併丟進去,數字累積起來很驚人。
最後提醒大家,別怕跑國稅局,那些公務員其實挺熱心。我第一次去時超緊張,結果櫃檯大姐一步步教我填表,還提醒我網路申報更省事。記得核對時要仔細,萬一資料有誤,補件超麻煩。總之,這筆錢是咱應得的,花點時間就能輕鬆入袋。今年我已經準備好文件,就等五月開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