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著行李箱走出仁川機場那刻,冷冽空氣混著咖啡香竄進鼻腔。這是我第五次踏上韓國土地,每次總能在街角發現新驚喜。首爾像永不疲倦的變色龍,傳統韓屋脊線與鋼鐵叢林在天際線交纏;釜山則像被海風醃入味的牡蠣,鹹鮮裡透著市井暖意。
在首爾迷宮般的地鐵通道裡,我總刻意在梨泰院站多停留十分鐘。不是為了網紅咖啡館,而是鑽進哈密爾頓酒店後巷。斜坡盡頭藏著三層樓高的書牆「首爾書寶庫」,三十萬本二手書築成穹頂,陽光穿透玻璃灑在《請回答1988》同款泛黃書頁上。指尖拂過韓文詩集粗糙的紙緣,忽然懂得為何韓國人稱書店為「紙的教堂」。
若說首爾是精心調製的雞尾酒,釜山就是海女剛剖開的海膽。清晨五點的札嘎其市場,膠靴踩過濕漉漉磁磚,魚販阿朱媽用鐵鉤拖著半人高的明太魚滑過走道。花三萬韓元就能讓二樓食堂大嬸現場料理:魚頭煮辣湯,中段烤得焦香,尾鰭裹麵粉炸成金黃。當滾燙湯汁混著蝦醬澆在飯上,玻璃窗外正有海鷗掠過釜山港起重機的剪影。
很多人衝著聖水洞咖啡館去首爾,我倒迷戀盤浦大橋的秘密時刻。每當夜幕沉降,月光彩虹噴泉未啟動前,漢江畔會出現拎著塑膠墊的「墊子族」。花四千韓元租張野餐墊,盤腿坐看江水吞沒夕陽餘暉,對岸63大廈漸次亮起的燈窗像墜落的銀河。此時撕開紫菜包飯的塑膠膜聲,比任何交響樂都動聽。
在釜山甘川文化村迷路反而是種儀式。避開藍屋子拍照人潮,往山腰青瓷台階深處走,會撞見掛滿鯉魚旗的「故事茶坊」。老闆娘用鍍金托盤端出自釀五味子茶,指著牆上泛黃照片說:「這裡拍過《辯護人》法庭戲喔。」陶杯邊緣沾著梅子鹽,啜飲時海風正把遠處影島大橋的汽笛聲揉碎送進窗櫺。
首爾的北村韓屋村像被施了時間禁咒。當我蹲在嘉會洞31號宅邸門檻研究八卦符時,穿韓服的少女突然推門而出,懷抱的洗衣盆裡掉出件印著BTS的T恤。新舊交織的魔幻感,在景福宮更顯極致——守門將換崗儀式結束後,戴著耳機的上班族逕自穿越宮門,六百年的青瓦紅牆不過是他們日常通勤的布景。
最後一日在釜山松島海上纜車搖晃時,忽然想起《寄生上流》的台詞:「不是有錢卻善良,是有錢所以善良。」當纜車升至最高點,腳下透明玻璃映出翡翠色海浪拍打岩礁,才驚覺這趟旅程最珍貴的,是學會在財閥霓虹與平民炊煙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評論:
札嘎其市場二樓食堂有推薦哪家嗎?怕被觀光客當肥羊宰
在首爾書寶庫找到絕版韓文食譜!但店員說不能拍照是真的嗎?
讀到甘川文化村那段突然鼻酸,去年在那弄丟手繪明信片,老闆娘追了兩條街還我
求問盤浦野餐墊租借具體位置!地圖搜到三個點都說已遷走
松島纜車值不值得買水晶車廂?帶長輩怕他們懼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