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北美洲华人 加拿大华人 温哥华华人 香港 買 樓 印花稅,買家必學節稅購屋指南 ...

香港 買 樓 印花稅,買家必學節稅購屋指南

2025-7-29 13:51:46 评论(0)

香港買樓,印花稅係一道避唔開嘅門檻。記得五年前幫細佬睇樓,佢睇中北角一個四百呎單位,點知臨簽約先發現印花稅要比多成廿萬——原來佢名下已有祖屋一半業權,唔算首置客。嗰刻佢面如死灰嘅表情,我到而家都記得。


印花稅唔係單純嘅交易成本,佢直接反映政府調控樓市嘅意志。2016年加推「新住宅印花稅」後,非首置客隨時要比樓價15%稅款。我有個做裝修嘅師傅客,就係因為用聯名買第二層樓,硬食百幾萬稅金,搞到要押後個仔去英國留學嘅計劃。所以摸清稅制,真係同計首期一樣緊要。


首置客最着數,400萬以下樓稅率只係1.5%。但「首置」定義好刁鑽:婚前聯名買過公屋?繼承過鄉村祖屋?甚至外國有物業?統統可能令你喪失資格。上個月幫個後生仔查冊,發現佢阿爺廿年前用佢個名登記過車位,就咁冇咗首置優惠。想慳稅,真係要由查自己業權紀錄開始。


進階玩法係善用「換樓退稅」。原則上賣舊買新可退差額稅,但魔鬼在細節。我見過最經典案例:陳生賣太古城單位後,睇中何文田新盤要等兩年收樓。佢醒目地租樓過渡,同時向稅局申請延長退稅期限。最後慳到嘅稅夠買全屋傢俬。記住,由簽臨約到成交,每一步都要卡準退稅時限。


親屬轉讓亦係冷門招數,不過要計過度過。張太試過用「送讓契」轉名俾仔仔避稅,結果五年後想賣樓,稅局追收「虛假交易」罰款兼要補稅。後來佢改爲「部分業權買賣」,只轉讓49%業權,成功慳稅又保留控制權。呢啲操作要律師同會計師雙重把關,亂嚟隨時因小失大。


而家唔少人用公司名義買豪宅避稅,其實暗藏殺機。稅局近年專查「空殼公司買賣」,查到就要補繳8.5%買家印花稅加15%新住宅稅。更重要係,將來賣公司股份同樣要繳稅,仲可能觸發銀行Call Loan。有客試過慳咗三百萬稅,但賣盤時俾稅局扣起五百萬,仲未計律師費同利息損失。


慳稅最緊要唔好貪快。我見過太多人趕住避「加辣稅」亂簽約,結果中伏要雙倍賠訂。真正嘅高手會預留三個月做功課:查自己業權紀錄、約稅務師模擬計算、比較不同持有方式嘅長遠成本。記住,印花稅慳到嘅錢隨時夠你買多個車位。


評論:


  • 如果三年前用老婆名義買過車位,而家聯名買樓係咪當非首置?
  • 換樓退稅申請被駁回,話我新買嘅單位超過一千呎係「豪宅級別」,有冇上訴空間?
  • 用加拿大護照買樓,但香港身份證係首置客,應該用邊個身份計稅?
  • 見到有人話可以靠「租購協議」避稅,但律師話犯法,到底邊個真?
  • 阿爸想轉名層公屋俾我,印花稅點計?會唔會影響我將來買私樓首置資格?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云朵章鱼

    关注0

    粉丝0

    帖子738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