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著行李箱衝進香港機場大廳,冷氣混著消毒水味撲面而來,心裡盤算著:現金夠不夠?信用卡刷不過怎麼辦?別說你沒遇過這種焦慮。作為一個飛了二十幾年的空中常客,我敢說機場裡的銀行服務點,比免稅店的香水櫃還重要。尤其當你發現錢包裡的港幣只夠買杯咖啡,或是信用卡突然被當成可疑交易鎖住時,那種瞬間的無助感,簡直比飛機遇上亂流還糟。
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中銀香港的服務點像救生圈一樣散落關鍵位置。離境大堂D行段,過完安檢往右看,那個亮著紅色招牌、玻璃櫃檯永遠排著三四個人的地方就是。別小看這櫃檯,它救過我無數次——臨時要換泰銖現鈔、突然發現美金帶不夠、甚至幫同事緊急處理過遺失提款卡的爛攤子。營業時間算貼心,清晨六點到晚上十一點,除非你是紅眼航班半夜落地,否則基本都能趕上。
如果你剛下飛機,一臉茫然推著行李車出來,直奔抵港層(L5)接機大堂A出口附近。藍底白字的「中銀香港」招牌在燈火通明的走道邊很顯眼。這裡的櫃員機(ATM)是救命稻草,尤其當你手機沒開通漫遊、找不到機場Wi-Fi密碼時。親眼見過一位歐洲背包客,拿著磁條舊卡在幾台外資銀行ATM前碰壁,最後在這台銀聯標誌的機子順利吐出港幣時,他幾乎要親吻那台機器。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轉機區。E1登機口附近的中銀櫃檯,藏在免稅店深處。有次在杜拜飛台北途中,香港轉機只剩五十分鐘,衝到這裡換新台幣現鈔,櫃員居然三分鐘搞定,還提醒我:「先生,登機口在最後面,快跑!」後來才知道,這裡連非香港居民都能辦外幣兌換,匯率比外面找換店透明得多。
說到服務,別指望能開新戶口或做複雜理財。這裡核心就三件事:現金、現金、還是現金。外幣兌換涵蓋美金、日圓、歐元等十幾種主流貨幣,但記得帶實體護照——手機裡的掃描檔不行,他們系統只認那本小冊子的觸感。ATM功能更實用,銀聯卡直接吐港幣手續費低得驚人(比我在台北機場被收的便宜一半),跨行提款上限單筆能到八千港幣,夠你搭機場快線加三天青旅住宿。
最驚險的經驗是去年在曼谷被偷了整個錢包,靠著護照夾層藏的備用信用卡飛到香港。衝到離境大堂中銀櫃檯,櫃員看著我狼狽樣,直接跳過排隊人龍:「卡片遺失?先凍結再補發急用卡!」四十分鐘後拿到臨時卡額度,雖然額度砍半,但足夠我飛回台北前買件替換襯衫和充電器。這種時候,真會覺得紅色招牌在發光。
幾個血淚教訓:千萬別在機場換大額外幣,匯率差額加手續費可能吃掉你兩杯咖啡錢;預約換匯功能很雞肋,航班延誤就白跑;最實際是出發前在台灣先換好基礎港幣,到機場ATM小額補貨。中銀櫃檯旁永遠有紙筆和原子筆鏈,記得抄下海外緊急聯絡電話(+852 3988 2388),存在手機不如寫在掌心——當你手機沒電時會懂為什麼。
下次拖著行李經過那個紅色招牌,不妨多看兩眼。它不只是個銀行櫃檯,更像是機場裡的金融急救站。那些穿制服的工作人員,處理過太多像我這樣慌張的旅客,他們遞過來的不是鈔票或卡片,而是一份「別擔心,還能搞定」的底氣。畢竟人在異地,能牢牢抓在手裡的,除了登機證,就是及時到位的現金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