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生活多年,每次朋友問起買車的事,我總會先提醒他們:稅務這關,沒搞懂就等於白花冤枉錢。記得三年前,我入手第一輛車時,差點被稅務搞垮預算。那時,我以為新車的價格就是標籤上的數字,結果發現還要加一堆稅款,差點掏空存款。後來,研究透徹了,才發現其實有好多省錢竅門。
香港的汽車稅務,核心就是首次登記稅(FRT),這是根據車輛的應課稅價值來計算的。簡單說,車價越高,稅率就跳得越兇。舉個例子,如果你的車值30萬港幣,稅率會從40%起跳,一路升到超過100%的門檻。為什麼這麼複雜?因為政府想控制私家車數量,減少交通擁擠。但別擔心,這不是死路一條。我建議大家先查車輛的應課稅價值表,這在運輸署網站都能找到。避開高稅區,選個中價位的車款,稅額就能砍半。
另一個省錢大法,是瞄準環保車。香港政府為了推廣綠色交通,給電動車和混能車大減稅。像電動車,FRT可以全免,牌照費也低到幾乎忽略不計。去年,我幫同事挑了輛特斯拉,省了快20萬稅款,他開到現在還笑得合不攏嘴。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環保車都一樣優惠。有些混能車可能只減部分稅,得看車輛的排放標準。建議去環保署查最新清單,別被車商的話術騙了。
買二手車呢?稅務上更靈活。二手車的FRT已經由前任車主付過,你接手時只需繳牌照費和轉讓費,加起來通常幾千塊搞定。我遇過不少精打細算的朋友,專找三年內的二手車,性能新但稅超低。不過,風險在於車輛狀況。我建議找信譽好的車行,或帶懂車的朋友驗車,免得省了稅卻花大錢修車。
進口車也是個選項。香港對某些進口車有免稅優惠,比如從歐盟進口的環保車款。但手續繁瑣,得跑海關和運輸署。我自己試過一次,省了稅但耗時間。如果預算緊,不如選本地經銷商的促銷方案,他們常包稅務在內,整體更划算。
總之,買車前多做功課,稅務就能從負擔變優勢。別像我當初那樣衝動,花點時間研究,省下的錢夠你加好幾年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