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買下人生第一間屋時,那份興奮感還歷歷在目。但沒過多久,房貸壓力就來了,尤其看到每月還款額隨HIBOR利率上上下下,心裡真不是滋味。一開始我完全不懂怎麼應對,結果白白多付了幾萬塊利息。後來透過不斷學習和實戰,終於摸出一套省錢門道。今天分享出來,希望幫你避開我走過的冤枉路。
HIBOR是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利率的簡稱,說白了就是銀行之間借錢的成本基準。它天天都在變,像個不安分的鄰居,今天可能溫和,明天就暴跳如雷。為什麼會這樣?主因是受全球經濟風向影響,比如美國聯儲局加息,香港金管局常會跟進,HIBOR就飆升;反過來,經濟放緩時利率又可能回落。這波動直接牽動我們的房貸利率,因為多數浮動利率貸款是HIBOR加個固定點差,比如H+1.5%。點差雖不變,但HIBOR一漲,你的月供就可能多出好幾千。
要省錢,關鍵在於主動出擊,別等利率變動來咬你一口。我自己養成習慣,每週追蹤一次HIBOR走勢,用手機APP如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官方工具,輕鬆掌握趨勢。當你發現利率連續幾週走低,這是行動的好時機。比方說,去年初HIBOR降到歷史低點,我立刻聯繫銀行,把原本的浮動利率轉成兩年期固定利率,鎖住那波甜頭。轉換過程簡單,手續費約幾千塊,但算下來省了超過十萬利息,絕對划算。
另一個有效策略是趁低利率期加速還款。HIBOR低迷時,我會把年終獎金或儲蓄挪一部分去提前還本金。別小看這動作,它直接砍掉總利息負擔。假設貸款500萬,利率降1%,每月多還一萬本金,一年就能省下近五萬利息。當然,得先確認合約允許額外還款,避免罰款。同時,別忘了比較不同銀行的點差,有些小銀行為搶客,點差壓得超低,轉過去又能省一筆。我去年換銀行,點差從1.8%降到1.2%,每月少付三千多。
風險總伴隨機會。轉固定利率雖好,但如果鎖定期內HIBOR大跌,你就虧了機會成本。我建議別一次鎖太長,兩到三年最穩,既能避開短期波動,又保有彈性。另外,利率上升期更要謹慎,這時浮動利率可能飆高,但急著轉固定反而不利。最好諮詢專業理財顧問,他們能幫你模擬不同情境。我常和一位顧問合作,他用歷史數據分析,預測利率走勢,助我做出精準決策。
歸根結底,房貸不是一簽約就放著不管的東西。它像個活生生的夥伴,需要你用心經營。透過這些策略,我從每月被利息追著跑,變成掌控局面的玩家。現在省下的錢,夠帶家人去趟日本旅行。你也試試吧,別讓利率波動偷走你的血汗錢。
【評論】
評論:
請問有推薦的APP來追蹤HIBOR嗎?我用手機查總覺得不夠即時。
如果利率上升,固定利率真的比較安全嗎?我擔心鎖定後會錯過降息機會。
額外還款部分寫得好詳細,我從沒想過趁低利率多還本金,馬上試試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