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信用卡,我年輕時可吃過不少虧。那時剛出社會,手頭緊,看到帳單上的「最低還款額」就鬆了口氣,心想只要付這一點點錢就好,其他可以慢慢來。結果呢?幾個月下來,債務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利息高得嚇人。現在回想起來,那簡直是財務陷阱的開始。如果你也在用信用卡,千萬別小看那個小小的「min pay」,它背後藏著驚人的復利魔咒。
最低還款額通常是總欠款的2%到5%,聽起來很友善吧?銀行總是用這招讓你覺得輕鬆,但真相是,這只會延長你的還款期,利息卻像滾雪球一樣累積。舉個真實例子:假設你欠了台幣5萬元,年利率18%,如果只還最低額度(算2%就是1,000元),第一個月利息就吃掉750元,你實際還的本金只有250元。下個月,利息又從剩餘的49,750元算起,這樣循環下去,一年後你可能還在還債,總支付額多出近萬元利息。這種復利效應,時間一長,會讓你的債務翻倍都不止。
那要怎麼避開這個坑?我自己摸索出幾招聰明策略,分享給你。第一,絕對優先全額還款。聽起來老套,但這是唯一能徹底避開利息的方法。如果當月現金流不夠,至少多還個10%到20%,比如欠5萬就還6,000元以上,這樣本金減得快,利息壓力小很多。第二,善用工具整合債務。像台灣一些銀行提供「餘額轉移卡」,前半年零利率,趁機把高息卡債轉過去,集中火力還清。第三,養成記帳習慣,設定每月預算,別讓消費失控。我現在手機裡裝個APP,每刷一筆就提醒自己,月底前一定要存夠還款金。
這些策略不只省錢,更保護你的信用評分。銀行最愛那些只還最低額的人,因為他們能賺飽利息;但對你來說,長期背債會拉低信用分數,影響未來貸款。記住,信用卡是工具,不是救命稻草。培養還款紀律,就像健身一樣,開始辛苦,久了就成自然。從今天起,別讓「min pay」成為財務自由的絆腳石。
【評論】
評論:
這篇寫得太真實了!我就是只還最低額兩年,現在欠了20萬,利息快吃不消。請問餘額轉移卡哪家銀行比較推薦?
講到復利例子很有感,但想問如果收入不穩定,怎麼確保能多還10%?有沒有實用小技巧?
我媽也常說別碰信用卡,看完更堅信要剪卡了。但日常網購難免要用,該怎麼平衡?
利息計算部分有點難懂,能再舉個數字例子嗎?比如欠10萬的話,只還min pay一年後會多付多少?
策略很實用,但債務整合會不會有風險?比如轉移後利率突然飆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