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出我的舊錢包,發現裡面塞滿了各式信用卡,從大學第一張學生卡到現在常用的旅行聯名卡,每一張都藏著一段故事。記得當初剛出社會時,為了省房租拼命打工,結果朋友推薦我辦張迎新禮物豐厚的卡,一申請就拿到NT$3,000現金回贈,簡直救了我那月的伙食費。這種小確幸,在物價飛漲的台灣,真的能讓生活輕鬆不少。
迎新禮物這玩意兒,銀行搞得花招可多了。有些主打高額現金回饋,像國泰世華的CUBE卡,新戶刷滿NT$5,000就送NT$2,000,直接入帳超實在;其他像中國信託的LINE Pay卡,則愛玩積分遊戲,開卡禮送5,000點,換杯星巴克或小旅行剛好。但別被表面迷惑,有些禮物綁一堆條件,比如限首月消費或指定通路,我當年就踩過雷,辦了張號稱送行李箱的卡,結果要刷NT$30,000才到手,差點沒累死。挑卡時,得細讀條款,找那種門檻低、變現快的,像永豐銀行的DAWHO卡,新戶刷NT$1,000就送NT$200,簡單粗暴。
申請攻略這塊,關鍵在時機跟信用紀錄。銀行最愛在年底或新卡上市時推促銷,這時禮物價值通常翻倍。我去年趁雙十一檔期辦了玉山銀行的Pi卡,迎新加碼送NT$1,500,還免年費。信用部分,別傻傻亂衝,先查聯徵報告,確認沒逾期記錄。收入證明要紮實,自由工作者可用年度報稅單代替薪轉簿,我自己就靠這招過關。提醒一句,別一口氣申辦多張卡,聯徵查詢次數太多,分數掉得快,反被拒核。
必拿優惠精選裡,我偏愛實用型的。旅行族必追星展銀行的飛行卡,迎新送10,000哩,換張東京來回機票綽綽有餘;小資族則瞄準台新銀行的@GOGO卡,網購回饋飆到5%,新戶加送NT$500。但別忘了隱藏好康,像聯邦銀行的賴點卡,搭配行動支付首刷禮折NT$300,超市買菜直接省一週開銷。這些都是實戰心得,我試過一堆卡後,發現優惠要搭配生活習慣才划算,別只追數字。
玩信用卡像場策略遊戲,迎新禮物是起手式,攻略是基本功,優惠則是長期戰利品。重點在平衡風險與回報,別為小利背債。我現在只留三張主力卡,輪流榨乾優惠,生活反而更從容。你呢?分享你的信用卡故事吧。
評論:
想問如果信用分數不高,還有機會拿到高額迎新禮物嗎?有沒有推薦的入門卡?
我上個月辦了中國信託卡,但禮物遲遲沒入帳,該怎麼追銀行處理?
這篇超實用!剛用你的攻略申請到國泰卡,真的拿到NT$2,000,省了一筆治裝費。
旅行優惠那部分,能多聊聊哩程兌換技巧嗎?比如怎麼避開黑名單日期。
迎新禮物常變動,有沒有網站或APP能即時追蹤最新優惠?怕錯過好康。
|